中油财经网3月6日讯 上周末两大欧洲风暴席卷市场,一个是意大利大选,一个是德国组阁,然而从刚刚过去的周一市场行情来看,似乎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波,尤其是意大利大选,被称为又一个可能的“黑天鹅”事件,意大利或许会重走英国脱欧的老路,那么为何市场反应会如此平淡呢?在中油网来看,这一次的欧洲风暴,正好撞在一起抵消了市场情绪。
首先,万种瞩目的意大利大选在周日(3月4日)上演,虽然考虑到该国特殊而复杂的国情,大选计票的过程要耗费比别国更久的时间,官方选举结果也至今没有宣布,但从各路民意调查数据来看,极左翼民粹政党和前总理贝卢斯科尼领导的中右翼联盟基本将瓜分胜利果实,而现任总理真蒂洛尼所在中左翼民主党则遭遇“滑铁卢”,该党领袖、前总理伦齐也已经在当地时间周一宣布引咎辞职。
这意味着在这个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中,亲欧派惨遭失利,而左右两路的“疑欧派”则大获全胜,对于欧元区的稳定性前景而言,这势必是一大噩耗。不过不幸中的万幸在于,反欧的五星运动势必无法得到足够组建新政府所需的多数议席,而贝卢斯科尼领导的中右翼联盟在寻求组阁的过程中也仍会软化在涉欧议题上的立场。因此,前景并不会真的太过可怕。况且,对于当前的初步选举结果,市场也早有心理准备。
于此同时,意大利政局的利空消息,也被德国方面几乎同时传出的好消息的对冲。在经历的近半年160多天的风雨坎坷之后,德国新一届“大联合政府”组建谈判终于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圆满完成,这也意味着现任总理默克尔将开始第四个四年任期,有望成为该国在任时间最长的民选领导人,而有她所主导的欧盟一体化进程也将能够继续推进下去。
在政局正负影响相互对冲之后,欧元的命运同样落到了货币政策制定当局的手中。考虑到现任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的任期只剩下了一年多,下一任行长人选的卡位战已经开始,而德拉基在任期最后阶段想留下怎样的政策遗产,也颇受人关注。结合起自去年以来欧洲央行逐步开始撤出强力货币宽松刺激的背景,本周四的欧洲央行政策会议便尤为受到瞩目。
一方面,意大利大选结果令欧元区局势不确定性升温,前景再度蒙阴,另一方面,欧洲经济基本面数据表现又频传捷报,周三即将出炉的欧元区整体GDP终值表现料将创下“后经济危机时代”新高,面对此状况,德拉基及其同僚该如何取舍,也已经提前令市场纠结不已。
所以两大政治风暴最终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意大利大选虽然落幕,但目前由于是中右联盟的胜利,国内最大政党还是五星党,因此未来意大利的走向其实还是存在脱欧的可能。只能说目前暂时压制了脱欧这一可能。而本周市场的关注重点,可能也要回归到非农数据身上。
非农数据能否带来惊喜?
此前特朗普的贸易保护言论让市场投资者们坐立不安,而紧接而来的非农数据是否又会给市场雪上加霜呢?要知道截至目前为止的非农结果的表现都是非常不错的,4.1%的失业率处于17年来的最低水平,而每周的裁人数量则接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些都是美国经济处于近年来最强劲的象征,这些数字都支撑了美联储加息的预期。
不过投资者担心如此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将迫使企业迅速增加工资,从而使得通胀率变得更高。最初的恐慌发生在一个月前,当时政府称,1月时薪年增长率飙升至8年半高点2.9%。股价迅速下跌。不断上升的通胀率将推动美联储大幅提高利率,使家庭和企业的支出以及投资成本上升。加息不仅会降低股票的吸引力,也会导致经济增速放缓。
有分析师指出,工人薪资在上涨,但1月的大幅上涨可能被季节性因素所夸大了,2月相关影响或许会消退。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怀疑,因为最受天气影响的行业一般都是薪酬最低的行业,冬季严寒天气人为的提振了1月的平均时薪。”倘若是这样的话,工资的年增幅或会跌至2.8%、甚至是2.7%,这会让华尔街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然而,如果意外再次发生,即薪资年率的升幅至3%的话,那么又一场华尔街抛售风暴或将难以避免的来袭。值得注意的是,上次薪资涨幅达到3%,还是在2006年和2007年的时候呢。
外媒调查显示,美国2月非农就业岗位料增加20.5万,1月为增加20万;失业率预计自4.1%下滑至4.0%,为17年低点低点。
薪资数据之所以成为市场焦点,主因其与通胀走势息息相关,进而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若薪资数据再度表现强劲,可能令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加息三次以上的预期进一步升温,从而导致市场再度显现上月初时的剧烈动荡局面。反之,若薪资年率增长未能持续,无疑将利空美元、利多欧元及其他非美货币和黄金。
更多精彩资讯关注中油财经网www.cnoil.com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