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0月28日)据外媒报道,因欧洲需求寒冬即将来临,11月伊朗原油出口量或降至4个月新低,这或意味着原油价格再获一重磅利好。但是否也意味着11月OPEC冻产协议达成难度剧增,因市场份额之争。
据报道,一名熟悉伊朗油轮初步装载安排的消息人士称,该国11月原油出口或将下跌5%至四个月新低,因欧洲地区的季节性低需求减缓了伊朗在后制裁时期的原油出口增长步伐。
正常情况下,受欧洲与亚洲精炼厂停工检修高峰期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会在每年的10月或11月触及低位。不过,下月伊朗对亚洲的原油出口有望稳定增长,因为中国的购买量或将从10月的年内低点回升。
而作为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的伊朗自今年1月制裁解除后便开足马力重夺市场份额,其速度超乎分析师们的预测。伊朗9月原油与凝析油出口量超过260万桶/日,创下五年新高。
消息人士称,伊朗11月的原油销售量将下跌至189万桶/日,2016年9月,伊朗单是原油出口量便达到214万桶/日,为五年新高。
但该数据在10月出现下滑,如今看来,这一跌势很有可能维持至11月。不过,与一年前相比,今年11月伊朗的原油出口将创下156%的增幅。
报道称,如果超轻质凝析油保持今年前十个月的平均水平35.4万桶/日,则11月原油与凝析油的出口总量将为225万桶/日左右。这将比10月份的出口量减少31万桶/日,也是四个月最低水平,但基本与2011年制裁前的最低水平相当。
从地区来看,伊朗11月向亚洲出口的原油料将录得146万桶/日,较10月份增加7.4万桶/日。不过,伊朗向欧洲出口的原油或将从10月份的61.3万桶/日减少至43.3万桶/日。
伊朗11月向中国出口的原油料将增加35%至60.9万桶/日,印度则有望以58.1万桶/日的水平紧随其后。如果该数据得到应验,那么这将是中国两个月以来首次夺回伊朗第一大原油买家的位置。
此外,韩国11月从伊朗进口的原油料为11.7万桶/日,高于10月份的7.1万桶/日。日本的原油进口量或将下降51%至8.7万桶/日。
消息人士还表示,伊朗下月或将向其海上石油储存区额外注入200万桶原油。
综合而言,若欧洲需求寒冬真的来临,原油市场份额之争必然更加激烈,原油价格行情走势恐两极分化,建议投资者谨慎入市。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