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9月30日)OPEC虽达成冻产协议,但分析师提醒投资者不可高兴太早,因原油出口才是影响油价走势的关键影响,冻产协议或将是产油国掩盖原油出口量的烟雾弹。
周三(9月28日)OPEC宣布将把产量限制在3250-3300万桶/日区间,冻/减产幅度在0.7-2.2%左右,同时给与伊朗,尼日利亚以及利比亚豁免权。
提醒投资者,OPEC月度报告的产量公示有两个产量:
一个是场内机构调研评估出的OPEC产量(俗称Secondary Sources),还有一个是OPEC成员国的官方提交的产量数据(俗称Direct ComMUniCATion)。
这两个产量数据的差别很大,因此谈到冻产,首先需求明确的一点就是OPEC在11月底确定的最终冻产协议中是否有能力对各成员国的实际产量数据进行一个统计并以此作为冻/减产依据。
其实,盯着产量是没用的,真正对市场形成冲击的是OPEC的原油出口量。因为OPEC的产量只有通过出口,这部分原油供应才算实质性的参与了影响全球原油基本面的供求交易。
数显显示,OPEC自2014年12月份至今,原油出口净增量幅度在300-350万桶/日的规模,而正是OPEC的这个原油出口净增量的存在,才使得油价虽然面对美国原油产量的一路衰减仍然被死死地钉在低位。
因此,分析师认为,只要OPEC能够维持原油出口的高位,那么冻/减产即使不考虑伊朗,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的豁免权,也是一纸空文。
且分析师表示,即使沙特砍掉20万桶/日的原油产量 沙特也可以维持原油净出口量的稳定。
从原油产量角度看,俄罗斯在9月份将产量相比8月份提升了约40万桶/日的规模。如果俄罗斯在接下来维持这个产量,那么即使不考虑OPEC冻/减产协议对伊朗,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的豁免,单从OPEC+俄罗斯的产量角度看:这个协议只不过保证维持在了当前产量峰值水平。
综合而言,OPEC冻产协议仍充满未知数,且不排除此次又是一次“花招”,只为拖延时间令油价反弹,但最终无产油国买单。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