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美联储公布9月利率决议,结果如市场预期为加息,人民币贬值压力亦暂缓,然据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跨境人民币支付前8个月逆差2088亿美元,这或将成人民币贬值的新压力。
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有所缓解,银行结售汇录得逆差95亿美元,为2015年7月以来月度最低,并较上月逆差下降70%;代客结售汇逆差亦较大幅减少。
但同时,当月代客人民币涉外收付款连续第11个月录得逆差,资金流出折合约80亿美元,今年前8个月,该口径累计录得逆差13705亿元,约等值2088亿美元。
外资行分析师称,部分资金正在以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方式流到境外,并在境外进行购汇,或形成对人民币的抛压并消耗央行外汇储备。
但据知名外汇分析师韩会师分析,目前离岸人民币总量约在1.3-1.5万亿元左右,央行或只需动用1000亿美元外汇,即可完全对冲境外人民币抛压。
离岸购汇源远流长
跨境人民币结算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部分,因可以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占比,一直以来受到鼓励,各大商业银行也都将其作为重要业务指标大力推进。所以离岸购汇并非新鲜事物,早在离岸人民币出现之日起就与之相伴相生。
此外,因为为境内和境外结售汇的点差相差巨大,所以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都会在境外进行结售汇。目前境内结售汇的银行获取的点差在200点左右,而境外仅有40点左右,可以节省五分之四的结售汇成本。
离岸购汇与外汇储备呈负相关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李刘阳对彭博表示,“部分流出人民币需要在离岸购汇,这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而央行如果选择干预,最终也仍会体现在外汇储备的下降之中,”
即便假设所有境外银行均没有意愿持有人民币,将海外人民币都还给央行,那需要知道海外人民币的总量,才能评估其对外储的压力。韩会师对此做过合理估算:
经过2015和2016年人民币贬值忧虑的不断冲击,离岸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已大为降低,截止2016年7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仅剩6671亿人民币 ,比高峰时下滑了3365亿人民币。
如果我们假设全球其他市场的人民币存量与香港市场同步减少,那么截止2016年7月底,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存量规模大约可能有1.3-1.5万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在当前不到6.7的离岸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水平上,央行只需最多2239亿美元即可完全控制局面。考虑到离岸人民币减少的不会全是由人民币购汇造成的,还有人民币债券和直接使用人民币向境内支付等因素,所以韩会师估计:
即使央行未来真的需要通过持续抛售美元来抑制离岸人民币的跌势,那么其对外汇储备的压力也绝对不会大于2239亿美元,可能1000亿美元差不多就是上限了 。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