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段时间一直在炒原油供应过剩、库存高企等等,但实际上,现在的油价相较于年初,仍然是高位震荡。
而在中国,说起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贵!而且每次发改委调价都是“涨几毛,降几分”,和国外比起来就是更贵。
说到中国成品油,就不得不说这件事,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再次大涨14%,进口量依旧表现强劲,原油需求量将继续增加35万桶/天,当前为46万桶/天。进口量一直在增加,但是实际上咱们的需求量真的有这么大吗?
中国“抄底原油” 而后打折抛售……
去年,国际油价在经历“断崖式”下跌后,中国瞅准时机进行了“抄底”,大量进口原油满足国内需求并补充战略原油库存,然而,国际原油库存过剩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不少“抄底”买来的油不得不又被打折抛售。我们也从原油“进口时代”进入了“出口时代”。
虽然起初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帮助吸收了部分全球过剩的原油。但现在不再是超额供给的“缓冲区”,中国炼油企业正在向全球市场大量出口包括柴油和汽油在内的成品油,一个月前,新加坡海岸附近的汽油油轮舰队开始卸货,标志着中国即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波加速汽油出口的浪潮。
中国打折抛售的油价 谁来接盘?
在中国,有种经营方式叫“茶壶”模式(中国的独立私营炼油厂),“茶壶”能够在油价持续下跌的时候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油,这点比国企更有优势。因为国企一般都是固定长期合同来进口原油。“茶壶”的汽柴油生产成本相比中石化等平均每桶要低大约10美元。如果价格足够低,他们也将找到“茶壶”买家。
从国内原油巨头那里买入原油,经过精细加工,再回过头卖给这些在全国拥有庞大加油站网络的国企。“茶壶”模式就是这样存活在中国,尽管被称为“茶壶”,但其实是相当大的买家,它们合起来占中国炼油总产能大约三分之一,也能令低迷的全球油价获得支撑。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