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7月15日)亚市盘初,原油期货大幅下跌。油价经历了周三多重利空集结,惨遭暴跌后,周四受空头回补及美元走弱等因素的影响小幅上涨。不过成品油库存高企及中国需求放缓,油价复苏之路道阻且长。
周四(7月14日) 原油期货价格收高,挽回周三下跌部分损失。周三因美国原油需求疲软、库存下跌幅度不及预期大跌,大跌之后的空头回补买盘及美元走弱等因素推动油价周四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上涨93美分,或2.1%,收于每桶45.68美元。布伦特原油上涨1.11美元,或2.4%,收于每桶47.37美元。
周四原油期货的上涨也得益于美元的走低,在周四英国央行出乎意料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后,英镑大涨,美元走软。
IEA:供应过剩忧虑犹存
国际能源署(IEA)在月报中称,尽管原油需求增长强劲,且OPEC以外的产量大幅下滑,但全球原油过剩现象顽固不退,对原油价格将构成重大压抑。特别是高企的成品油库存,更是接下来油价的重大威胁。
连串利空的美国库存数据导致油价周三大跌4%,跌幅过大。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周三称,上周美国原油库存降幅小于预期,汽油库存意外增加,馏分油库存创下1月来最大周度升幅。
许多人原本预计,创纪录的驾车出行,以及低油价,将提振今年夏季的汽油使用量。但库存数据让这些人失望。
国际能源机构(IEA)本周所述,油市复苏之旅道阻且长,在经历过2年的原油过剩产出,以及夏季驱动油价走势的关键因素--美国汽油需求令人失望的情况下,石油库存正接近于饱和,据IEA表示,交易者因此不得不将原油大举囤积在海上,且目前的囤积量已录得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法国兴业银行的能源分析师Michael Wittners指出,“导致市场有关炼油产品的负面观点进一步加重的一个因素是,美国炼油产品需求增长的四周平均值低于预期。现在是7月中旬,但全球原油市场已经开始关注9月份的前景,届时季节性疲弱因素将开始影响原油需求。”
供应中断事件影响正逐渐消退
前期提振油价升至50美元/桶上方的局部地区原油供应中断影响正逐渐消退。在加拿大大火致使加拿大占其总原油供应40%的100万桶/日原油供应中断之后,目前其大部分原油产出活动已经得以恢复。另据国际能源机构表示,尼日利亚的原油产出此前因武装袭击而出现削减之后,在6月份已经有所恢复。与此同时,虽然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东、西两大敌对阵营此前和谈一度失败,但是近期双方的和解可能致使利比亚本月的原油出口有所增加。
中国原油进口减少
周三中国发布的贸易账数据显示,6月份原油进口3063万吨/日,约合750万桶/日,跌至五个月低点。这也引发了更多的担忧情绪。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表示,在中国经济减速的限制之下,原油需求在5月份严重受挫,同比增幅仅为略高于1%。不仅需求下降,眼下中国正大量出口成品油,而这或将严重打击国际油价。
花旗分析师Tracy Liao指出,中国原油进口量下降是由于港口拥挤、原油价格上涨和炼油厂季节性检修的次数增多等因素引起。但即使上述因素存在,中国原油进口在今年的前6个月仍录得大约100万桶/日的同比增速,增幅达14.6%。她指出,原油进口的强劲增长预计将继续飙升成品油的出口。然而,由于炼油利润面临压力,炼油厂将减少其冶炼活动,这意味着对原油需求的增长,可能小于原油进口量的增长,这将使得原油过剩的状况进一步突出。
7月16日北京时间凌晨1:00,美国将公布美国至7月15日当周石油钻井总数。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