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周二(7月5日)亚市盘初继续下挫,美油交投于48.46美元附近,跌逾1%;布油跌破50美元,报49.76美元。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6月产油量增加,尼日利亚沙特增幅居前,再次引发了市场对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油价承压下滑。
此前沙特能源部长法力赫称市场在走向平衡,但他的评论给市场带来的影响被亚洲需求放缓、汽油出现零星供应过剩状况及原油产量可能增加的迹象所盖过。
据彭博调查,修复了部分被民兵破坏的基础设施后,6月尼日利亚日产量增9万桶至153万桶;此外,沙特日产量也增7万桶至1033万桶,但夏季沙特通常会为发电增产;利比亚因东西部达成和解恢复了石油出口,其日产量也增加4万桶至32万桶;伊拉克日产量则大降7万桶至430万桶,此外伊朗结束连续五个月的增产,日产量稳定在350万桶。
与此同时,利比亚石油产量增加4万桶/日,增至32万桶/日的产量水平。瑞典北欧斯安银行(SEB)对此评论称,若利比亚东西部阵营的两个石油公司达成一致协议,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将回归至100万桶/日。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升OPEC整体石油产出。
此外,伊朗的石油产出则稳定在350万桶/日的产出水平上,并结束其自今年年初国际制裁被解除以来的石油产量5个月连涨趋势。
需求面,下半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战略储油计划将放缓。
年初至今中国的原油进口已同比增加16%,若中国原油进口出现任何幅度的放缓,都可能导致原油市场需要更长时间实现供需平衡;预计2016年中国平均原油进口量为750万桶/日。
随着6月OPEC原油产量的回升及中国原油需求的放缓,油价距离50美元大关只能渐行渐远。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