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6月28日)中国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弱0.9%至6.6375元。创出2015年8月中国央行改革中间价报价机制以来最大调降幅度。
乍看之下,这表明中国央行的政策发生了转变,在英国脱欧公投后全球市场面临压力的这段时期,中国可能允许人民币更大幅度走弱。
因此市场猜测,在英脱欧情绪下,央行让汇率顺势贬值的意图。
对此,中国央行6月28日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近期受英国“脱欧”公投影响,国际外汇市场出现波动,英镑、欧元走贬,美元走强,在“前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仍保持了基本稳定,市场预期平稳,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按照既有的形成机制有序运行。
机构观点
Natixis:中国央行可能对人民币汇率采取“观望”态度
中国国内资本几无恐慌迹象,意味着中国央行可以对人民币采取“观望”态度;中国央行眼下可能不会下调存准率。
中国央行可能将等待有关英国脱欧谈判的更多信息。
鉴于交易员或许会考虑“干预风险”,人民币可能比当地其他货币更稳定。
丰业银行:料中国央行将继续通过人民币中间价管理汇率预期
加拿大丰业银行外汇策略师高奇发表评论认为,预期中国央行会继续介入汇市,防止在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的情况下市场购汇需求飙升的风险。
央行需要继续让市场相信人民币在目前阶段不会大幅下滑;央行料继续平抑市场上的过度波动,同时管理境内外汇差。
周一的中间价强于官方定价机制导出的水平,显示央行稳定市场的用意。
5月底以来,CFETS篮子指数走势与中间价背离,显示人民币相对篮子中其他货币兑美元的走弱相对少。
野村:人民币兑美元面临贬值压力关注英退欧带给中国的金融风险
野村控股驻香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在电话采访中表示,由于脱欧导致英镑和欧元兑美元明显贬值,如果中国央行要维持人民币兑美元稳定,则会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这将对出口十分不利,相信政府不愿看到,故从目前的情形看,人民币兑美元未来将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
该行预测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会贬到6.9至7,如此可兑一篮子货币维持小幅升值;预计欧元兑美元会因脱欧影响有10%左右的贬值。
英国脱欧将导致伦敦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下降,影响伦敦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
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更多在于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传递至国内金融市场,从而带来金融风险和资本流动。
另外,欧盟国家在中国贸易总量中占比较大,欧元加速贬值将影响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从而有损中国实体经济。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