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原油价格自2015年10月份以来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的关键位置后,不少人将其视为买入信号,但顶尖分析师警告,反弹势头将衰退,现在不能追高买入原油。
国际油价上周突破关键的每桶50美元阻力后,不少人都将其视为买入的信号,但一位顶尖的技术分析师却警告称,油价反弹势头将衰退,投资者不应继续追高,应当待油价有所回调,释放了超买压力后再及时补仓。
纽约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as Research Partners技术分析师福瑞恩(Chris Verrone)上周六(5月28日)在接受采访时称,“近期油价扶摇直上的涨势令我非常担忧,在过去72个交易日里,油价已经移至比200日均线高出20%的位置,这显然有些过头了。我预计油价之后会向200日均线(每桶39-40美元)水平回撤。”
此外,让福瑞恩担忧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油价本月创下新高的同时,与油价关联紧密的能源股和墨西哥披索却并没有在5月创下新高。
事实上,能源股从4月27日触及峰值后就开始回落,但油价却进一步飙升12%。同时,在4月29日触顶后,墨西哥披索的涨幅也依然落后于油价。截止目前为止,今年墨西哥披索和油价分别上涨了8%和33%。福瑞恩补充道,“上述因素均告诉我们,从风险回报角度来看,在目前每桶50美元左右的油价水平下,继续追高是很不明智的。”
美银美林分析师上周也警告称,美元持续走强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导致油价从高位回落。该行还列出了一个潜在的“黑天鹅”事件,即沙特取消固定汇率,最终可能会导致油价崩跌至每桶25美元。该行预计2016年原油均价在每桶46美元。
除分析师外,对于油价此轮反弹持相当谨慎态度的还有全球一些最大型的能源公司,他们并不急于增加支出和产量。
过去10年,油价的飙升促使埃克森美孚、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和英国石油公司等多家能源企业在新的大型石油天然气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当油价在2014年和2015年大幅下跌时,这些公司只能相应地大幅削减开发预算。但这一次,能源企业并没有急着启动新的钻探和生产项目。
油价触及每桶50美元可能推动一些诸如美国页岩油田等领域的较小型生产商开始生产,使它们成本相对较低的项目实现盈利。然而,大型石油公司专营的很多高成本长期项目(如深水井)则需要更高的油价才能盈利。
全球石油需求正在增加,但增速并不够快,无法缓解过去两年形成的原油供应过剩局面。国际能源署(IEA)目前预计,2016年下半年需求将出现有力反弹,到今年第四季度,石油日需求量将增加180万桶,至9680万桶。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国石油研究部主管卡利奥(Evan Calio)称,华尔街目前普遍认为,每桶60美元的油价是新的增产触发门槛。此前一波增产时的这一门槛为每桶90美元,当时产量在2014年达到峰值。
卡利奥表示,石油产量恢复增长的时间可能比市场预期的要长。他认为,油价要涨至每桶80美元,美国的产量才会再次增加。
Verrone称:“现在从所有的情况来看,由风险补偿带来的原油价格上涨趋势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目前油价处在每桶50美元附近,已经偏高了!”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