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拿大发生山林大火、委内瑞拉政局不稳以及美国页岩油开采停滞不前,原油产量下降来的又快又突然,供应过剩问题似乎将得到解决。如今,亚洲也将加入减产队伍中,但油价却涨不动,这是为何?
周五(5月6日)亚欧时段,国际油价承压下跌,受到美元大涨及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挫跌影响。
国际油价在2014年至2016年初期间大跌70%,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全球每日石油产量比需求高出多达200万桶。然而,由于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在内的美洲地区减产,加上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地区——亚洲的产量也在逐步下降,过剩供应正在迅速消失。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美国原油产量预计在未来五个月每日将进一步减少80万桶,而今年迄今的日产量已经下降了41万桶,从2015年中算起则是每日减少了80万桶。
与此同时,根据各国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数据,拉丁美洲原油产出正遭遇投入不足的制约,今年第一季产量下降4.6%至每日913万桶,较上年同期每日减少44.1万桶。其中,委内瑞拉的下滑幅度最大,第一季每日减少18.8万桶,该国总统马杜罗(Nicolas Maduro)的政府正努力摆脱深度经济危机。
但本周美元走强,美元指数自1月以来下跌近7%的疲软势头终于暂时止住。隔夜美元指数上涨0.6%,录得三周来最大单日涨幅,强势美元令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而言更贵,因此可能降低对石油的需求。
同时交易商表示,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由近期的涨势转为下跌,也在一度程度上对油价造成打压。
目前,市场重点关注北京时间20:30将公布的美国4月非农就业报告,市场预期中值显示,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将增加20万,前值为增加21.5万;本周早些时候公布的美国ADP就业报告表现不佳,令非农数据蒙上了一层阴影;本周非农就业报告或引发金融市场大幅波动。若此次非农表现靓丽,6月加息将获得支撑,也将进一步提振美元,料会对美元计价的原油产生一定的影响。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