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4月19日)原油价格深V反转上行至39美元紧逼40大关,但因供应过剩犹存反弹空间受限,且虽科威特工人罢工提振,但长线仍承压过重,且主要原油产量国家伊朗与沙特并无悔改之意,外媒报道称,伊朗油长声明不会参与冻产,也不会为供应过剩负责,但事实真是如此?
周日(4月1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OPEC产油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会议最终未能达成冻产协议,一度引发国际油价周一(4月18日)暴跌超过6%。
周一(4月18日)伊朗石油部长Bijan Namdar Zanganeh强调,“伊朗不会参与冻结产量,且不该为原油市场供应过剩负责。”
Zanganeh还称,“一些产油国从一开始反对取消伊朗制裁措施的时候,油市就已经存在日均200万桶的过剩供应了。“并指出,“让伊朗冻结产量是产油国的‘幻想’,这无异于对伊朗再次施加制裁。伊朗对国际油市失稳不负有责任。”
周一(4月18日)伊朗驻OPEC代表也表示,伊朗和利比亚的市场份额被其他OPEC成员国霸占,这些国家违背配额制大肆增产,显而易见是他们侵害了其他成员国的权益。他称,“伊朗不会违背冻产计划书,也不会停止重新夺回原有市场份额的努力。”
周日(4月18日)包括非OPEC产油国俄罗斯在内大约18个国家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聚会。外界原本预期这次会议能通过一项协议,把产量稳定在1月的水平上直到2016年10月。该协议自2月以来就在酝酿之中。
但OPEC实际上的领导者——沙特当天向与会者表示,希望所有OPEC成员国都参加冻产协议,包括缺席此次谈判的伊朗。
由于沙特与伊朗不肯相互妥协,周日(4月1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OPEC产油国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会议最终未能达成冻产协议。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旗下证券部门Exane BNP分析师Alex Topouzoglou周一(4月18日)在报告中表示,“各产油国在6月份或者未来某个时间达成合作减产协议的概率下降。”
他还补充道,“鉴于多哈会谈失败,沙特副王储Mohammed bin Salman关于该国可以立即将日产量提高到1150万桶、6-9个月内可将日产量提高到1250万桶是一个重要表态。”
虽表面看来,伊朗并未直接影响油价,但不停止原油市场份额竞争,沙特等原油生产国必然会提高原油产量竞争市场份额,原油市场或将陷入死循环中,上行空间受限,长线整体承压下跌动能较足,建议投资应谨慎为主,操作中及时止损,区间操作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