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昨日跳空近2美元低开后继续直线下跌,但后来,上演持续反弹至39.78美元。因多哈冻产会议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该合约在早盘开盘后一度下跌6.8%。此后,因科威特石油工人罢工事件发酵,油价反弹收复部分跌幅。
美国NYMEX WTI原油5月期货周一(4月18日)收跌0.58美元,跌幅1.44%,报39.78美元/桶,为4月8日以来最低收盘。ICE布伦特6月原油期货价格周一收跌0.19美元,跌幅0.44%,报42.91美元/桶,盘中曾一度下跌7%。
多哈冻产协议为何谈崩?
这时候,沙特就像《奇幻森林》里蛮横而暴力的老虎,伊朗倒是软弱可怜的小男孩。
多哈会谈最后未能达成协议也是因为沙特和伊朗的囚徒困境式博弈中,伊朗在一开始就表态:不合作,结果自然是沙特也不会合作。
只是,纵观全球最大石油产量国的产量,沙特以1190万桶的产量稳居全球第二,仅次美国,近四倍于340万桶日产量的伊朗!!!沙特这是跟伊朗较的什么劲儿呢?
全球前10大石油生产国及产量,数据截至2015年:
1、伊朗需要产油来恢复经济
今年1月19日,伊朗遵守了与六大国签订的限制核计划协议,美国当即解除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受制裁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已从2011年遭制裁前的顶峰水平每日减少约200万桶至略高于每日100万桶。
1月19日,伊朗制裁解除,油价一度跌破28美元。在市场寄予厚望的多哈“冻产”谈判谈崩了的今天看来,伊朗重回原油市场真正的影响才开始显现。
自2010年,因为核问题伊朗长期受美国主导的联合国所颁布的经济制裁。由于经济制裁刚刚接触,国际油价有如此之低,伊朗只能靠加大生产来恢复经济,它的目标只是恢复到制裁前的400万桶/日的水平。
鉴于生存压力,伊朗不得不开足马力产油。
2、沙特攥着伊朗当盾牌 真正目标还是美国
“石油战”实际上是沙特和美国的事情。从产量和生产压力来看,沙特不愿意减产的真正目的,很可能还是美国。全球产量第一的美国都没参加多哈会谈,沙特为什么要减产让美国拿走市场份额。
别忘了,“石油战争”是沙特vs美国之间的战役!其他产油国都是炮灰。当然炮灰也有大如俄罗斯的,中国则是“渔翁”。
油价后市怎么走?跌至30美元?
投资者认为,没有“冻产”卡特尔的提振,石油供过于求的局势会持续,落回1月所创下的12个月低位水平,即30美元/桶附近。
Natixis的原油市场分析师德什潘德(Abhishek Deshpande)表示,眼下市场处于极度看跌情况;油价可能数日内就会触及每桶30美元。
然而,据CNBC报道,花旗表示尽管“冻产”失败,还是认为油价会恢复上涨,因为随着夏季到来,石油供给会削减,来自精炼油厂的需求会上升。它预期非欧佩克国家今年内就会每日缩减110万桶的产能。
花旗提高第二季度对原油价格的预期,从31美元将美油布油分别提高到38/39美元/桶;而第三季度则会涨至45、46美元/桶;第四季度涨至50/52美元/桶。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