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会议17日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虽然会议前夕积极的信号被释放,但并非所有产油国都能成为本次的大赢家。若冻产协议真的签署,究竟谁才是赢家呢?
虽然会议前夕积极的信号被释放,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对本次会议已经信心十足。高盛在本周一的报告中称,多哈会议预计不会让油市多头有惊喜。同时,在上周六举行的拉美产油国会议也未能达成什么实质性结果,该会议被看成是本周冻产会议的预热。
BMI Research周三(4月13日)在报告中称,如果主要产油国在本周日(4月17日)的多哈会议上签署了冻产协议,那么沙特可能会成为产量冻结协议的最大输家,因为冻产协议会使其产生每日230万桶的闲置产能。
BMI还指出,其他今年有增产潜力或计划的国家也会成为潜在输家,包括尼日利亚、安哥拉、科威特、阿联酋和阿尔及利亚。其中,尼日利亚可能是协议的最大输家,因该国刚刚在去年增加重点石油项目,而新项目预计要在今年才开始投入运营。
而作为此次多哈会议最主要的两个参会国家,也是所谓“冻产主力军”沙特和俄罗斯的产油量非但没克制,反而在增长。
不过,该机构认为,冻产协议签署后的赢家将是那些已无增产潜力或今年月度产量已达创纪录水平的国家,其中包括俄罗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伊拉克、卡塔尔、印尼、哈萨克斯坦和挪威。
数据显示,俄罗斯1月原油日产量在1091万桶的30年高位;挪威2月原油日产量在205万桶的5年高位;伊拉克1月原油日产量在451万桶的历史高位。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