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自2014年中旬以来,油价持续下跌,对石油出口国和油企造成较大冲击,导致其财政收入大幅下降,有的油企不得不裁员,现在“坐吃油田”的沙特坐不住了,宣布要开始向百姓征税。
对于“穷”得只剩下钱的中东土豪沙特,在油价暴跌三分之二后,政府终于开始低头。为了应对急剧下跌的石油收入和高额社会福利支出引发的赤字,沙特政府宣布开始向百姓征税,并大幅削减社会补贴。
沙特副王储萨尔曼上周在接受美国彭博新闻社采访时表示,沙特政府将在2020年前增加非石油收入1000亿美元(6500亿人民币),这相当于目前非石油收入的三倍。并计划首次发行美元债券。
对于长久以来一直坐吃油田的沙特,这一转变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油价暴跌正触及沙特的底线,沙特被迫在即将拟定的预算案中削减政府开支以及提高原油产量,动用储备资产努力维持财政预算平衡。即便如此,沙特也很难改变现状。据一项新的大危机理论分析,预计最早于2018年,沙特作为世界最大产油国可能步上破产道路。
随着油价停留在低位,利润萎缩,为保持财政预算平衡,多数石油依赖型国家不得不提高产量。资金充足的国家如卡塔尔和科威特正是采用上述方法度过困境,而较为贫穷的国家如利比亚,则进一步陷入冲突与内战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对利比亚而言,要达到预算平衡油价需达到269美元/桶。
沙特的情况目前介于两者之间:沙特国家稳定因沙特储备资产数量巨大,(截至2015年12月,沙特储备资产约为6240亿美元)。不过,沙特政府人员冗余、公共支出居高不下,而油价持续下跌,沙特为维持国家稳定保证预算平衡,不得不进一步利用储备资产来补足差额。
当然,大危机理论分析的前提是沙特没有发生重大经济改革或事件。该理论还假设油价将保持低位,而大多数专家则认为当前油价只是暂时停留在低位。
回 顾沙特去年八月份财务状况,当时油价花费较长时间从几个月前的高位65美元/桶跌向(八月份时)48-41美元/桶的区间。CNBC仍然预计油价还会继续 走低。当时,CNBC预计沙特或将于2018年8月破产,并且,该预期是以40美元/桶的油价为基础以及当时沙特未削减公共支出。
据巴克莱银行指出,沙特2016年财政预算较2015年支出削减了13.8%,尽管巴克莱预计沙特2016年支出削减比例仅接近5%。即使如此,预计沙特2016年预算赤字将达到GDP的12.9%。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除削减开支外,沙特还提高了原油日产量,2015年10月的日均产量提高至1000万桶/日。
考虑到长久发展,沙特政府最终还是选择了改革。沙特副王储萨尔曼宣布将实行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政府收入并降低对石油行业的依赖。这些措施包括降低各种消费补贴,以及开始征收增值税、奢侈品消费税等。
除了向老百姓征税外,沙特政府还考虑实行绿卡制度以及允许国外劳工付费来沙特工作。萨尔曼预计,这两项政策将可以每年增加收入100亿美元,合计可以带来200亿美元每年的收入。
此外,萨尔曼估计,政府引入的增值税将增加100亿美元每年的收入;补贴改革也将带来300亿美元每年的收入。除上述政策外,沙特政府计划通过其他措施再增加400亿美元每年的收入。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