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4月4日),国际油价下挫近3%,因原油生产大国沙特阿拉伯、伊朗日前有关原油产量的表态,投资者怀疑产油国是否会冻产以抑制全球供应过剩的状况,这令国际油价承受巨大下行压力。
美国WTI原油5月期货周一(4月4日)收盘下挫1.09美元,跌幅2.96%,报35.70美元/桶。与此同时,ICE布伦特6月原油期货价格周一收跌0.98美元,跌幅2.53%,报37.69美元/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与非OPEC成员国将在4月17日在多哈开会,商讨冻结产量协议。上周沙特阿拉伯副王储表示,只有在伊朗同样参与的情况下,沙特才会参与减产。沙特官方的上述言论使主要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的希望破灭。
据外媒周一报道,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称该国已将日均石油出口量增加到200万桶。赞加内表示,“目前日均石油和凝析气出口量已经超过200万桶”。赞加内还表示,伊朗将继续增加原油产量。伊朗未确定出席冻产会议。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产油国支持伊朗的主张,不愿意以冻产的方式缓解低油价危机。利比亚驻欧佩克代表表示,该国将配
SEB markets大宗商品期货分析师Bjarne Schieldrop称:“4月17日达成冻结产量协议的希望现在已经完全丧失,油价可能会重新回到每桶35美元水平。”
同时,作为OPEC的领头羊,沙特就伊朗石油增产也展开了“报复”。据交易商和船舶经纪人,沙特突然宣布,禁止运送伊朗原油的船只进入沙特水域,以遏制伊朗提高原油出口的势头。
此外,伊拉克作为2015年OPEC供应增长的最大来源,该国油长的突然辞职对原油市场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大,该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性将会是原油市场最大的潜在威胁。伊拉克油长的突然辞职,不仅仅对国内原油是否继续增产造成迷茫,同时会致使国际原油进出口合约的签订造成混乱。
主要非OPEC成员国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在3月份再创新高,使市场对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状况将逐渐解决的信心受挫。俄罗斯3月份的石油产量达到1091.2万桶/日,为苏联解体之后的最高水平。这一产量较2015年3月份提高了2.1%。
在冻产协议遭到市场普遍质疑的情况下,投资者怀疑产油国是否会冻产以抑制全球供应过剩的状况,这使得美油失守36美元大关,且下行风险在不断增大。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