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分析师对于油价本轮的飙涨都是“唱空”的,认为缺乏实质性的利好,油价还会重回三十美元。但小编认为油价波动上涨的背后可不仅仅有所谓的冻产、美元走软的外力推动,还可能是因为它们……
第一是随着油价不断上涨,原油供给存在下跌的反身性趋势。
正常情况下,随着一种产品的价格走高,生产者会更多的增加供给,但是,产油国不同。这些石油产出国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预期油价将会上涨的,他们选择待价而沽,把石油暂时埋在地下,等到价格涨得更高的时候再开采出来。这所谓的“向后倾斜供给曲线”(backward-sloping supply curve),就是他们认为如果降低石油资源的开采速度,以后的情况会更好。
此外,油价高企还会使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敌视西方的政权有能力维持自己的权力。这些国家的石油产量正在下降,从而扭转了供给曲线的正常走势。
第二是所谓的“石油峰值”。
“石油峰值”即我们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世界石油的最高产出量,当然这有些危言耸听,但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勘探、开发新油田的成本不断上升,而且老油田的消耗速度正在加快。比如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的油田等,都是在40年前甚至更早之前发现的,这些油田的产量正迅速下降。
第三是政府补贴压低国内能源的价格。
一些石油需求量飙升的国家,在正常情况下,国际油价高企会压抑这些国家的石油需求,但由于其政府提供补贴,虽然国际油价一直在飙升,但它们国内的石油需求量并没有因此而下降,比如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外贸出口国。虽然各国政府的财政预算压力逐渐增大,政策逐渐开始出现变化,但这一点或许也可以视为影响市场状况的基本因素之一。
第四是投机活动。
这是一个典型的反身性现象。除了一些对冲基金和个人投资者,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大肆从事商品指数投资,这些指数不仅包括石油,还包括黄金和其他原材料。事实上,在期货市场上,这些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非常明显。
所以,除了冻产和美元走软的提振,油价本身还是存在上升的“动能”,这轮的上涨,也仅仅可能只是开始。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