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超预期的CPI与迅速滑落的信贷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同地产、基建投资回暖与外贸、PMI持续遇冷的局面一起,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和2月CPI分别录得1.8%和2.3%,较此前大幅上扬,其中寒潮和春节因素造成的蔬菜价格和猪肉价格上涨是主要因素。
今年1月下旬,在全国范围内寒流影响下,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成为CPI达到2.3%新高的主因,2月录得的CPI蔬菜价格环比上涨近30%。从往年情况来看,蔬菜、猪肉本应步入回落通道,但到了3月份第3周,价格却依旧未出高位:农业部农产品价格环比上涨1.6%,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已经接近春节期间的最高点。
食品价格之外,其他因素也导致CPI上涨。华创证券分析师齐晟称,除了供需失衡带来的猪肉涨价压力外,其他通胀压力还来自:一、美联储释放鸽派言论后,美元走弱,利好大宗商品,带来一定输入性通胀压力;二、海外油价反弹,ICE布油、ICE WTI原油、NYMEX原油价格均超过40美元,已经超过发改委调控油价的下限,后期如果油价继续上涨,有可能触发国内上调油价,对非食品CPI上涨产生压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强势依旧。因近期美联储(FED)官员鹰派讲话重燃加息预期,暗示可能最早4月就升息,美元多头受鼓舞,美元触及一周高位。油价也因市场重新聚焦供应过剩,再度跌破40美元。随着气温的回暖,猪肉、蔬菜价格对CPI的驱动也难以持续。
而1-2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5.4%,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2%,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累计同比增长10.2%;央行公布的1月份和2月份信贷数据分别录得2.51万亿和0.73万亿。
摩根大通研报显示,平均CPI通胀率从2014年的2.0%下降到2015年的1.4%,平均PPI的通缩从2014年的-1.9%扩大到2015年的-5.2%,预计2016年低通胀环境将持续,平均CPI通胀率为1.8%,PPI通缩率为-3.7%。
市场的两种观点,也有走向两个极端的趋势,一种观点认为,未来信贷增势或仍向好,通胀将持续甚至有引发“滞涨”的可能;另一种则认为,需求不旺难为通胀添柴加油,未来或存在通缩风险。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