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原油> 原油资讯

消失不见的每日80万桶石油有着落了!竟然流向了中国?

文 / 陈廷 来源:中油网 2016-03-19 11:05

国际能源署统计的石油供需数字中的每日80万桶下落不明的石油供应似乎有了蛛丝马迹,甚至有人猜测这80万桶石油供应流向了中国。

去年,能源观察机构国际能源署(简称IEA)统计的石油供需数字中有每日80万桶的石油供应下落不明。这些石油最终去了哪里,亦或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对于仍在承受供应过剩压力的石油市场来说至关重要。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些分析人士称,这些石油可能在中国。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由于统计误差所产生的,这些石油实际上并不存在。如果这80万桶石油本身并不存在的话,那么市场供应过剩程度可能比估计的要小得多,油价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反弹。此前石油市场的供应过剩推动原油价格跌至10年低点。

不管答案是什么,这其中的差异都凸显出这些投资者常常并不确定的数据如何令油价上蹿下跳。

之前也出现过部分石油去向无法解释的情况,但去年此类数字创下了17年来的最高水平。在供应过剩主导石油行业的当下,这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解释一下数据中的石油供应是如何“失踪”的。去年,IEA估计全球日均石油产量较需求高出约190万桶。这其中,有77万桶进入了陆上库存,另有大约30万桶正在通过海上或管道输送。因此,这份数据中每日还有大约80万桶石油去向不明。

去年第四季度,日均失踪石油量一度达到110万桶,相当于供应过剩估计量的43%。

IEA收集全球的石油供需数据,其月度报告常常会影响油价走势。美国能源情报署(简称EIA)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等其他主要市场监测机构通常不公布细分数据,因而不会体现失踪石油量。

IEA的一位发言人指出,该机构的网站上显示,统计中去向不明的石油可以归因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以外国家的供给被夸大、需求和库存变化被低估。

IEA根据全球数据对石油市场供需作出预期时,其中有关石油供应过剩的数据仅来自于OECD成员国,这意味着中国等非OECD国家可能也存在石油供应过剩的问题。

一些分析人士对此并不认同。失踪的石油量占过剩供应的一大部分,那就意味着非OECD国家的库存累积速度明显快于OECD国家,这些分析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这些分析人士称,他们怀疑非OECD国家的实际需求要远远高于IEA的报告。

+1 49
文字关键词:
名称 价格(元) 涨跌幅
美国原油期货 63.97 -1.9015%
布伦特原油12 66.29 -1.4422%
93.4574 +0.3246%
现货黄金 1777.1 -0.5996%
现货白银 23.21 -1.2761%
黄金T+D 372 -0.5055%
白银T+D 4971 -1.7977%
安全联盟行业验证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