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油国冻产会议的传闻已久,这次终于确定开会时间,对于此次会议经济学家们各抒己见。
自2月16日媒体曝出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产油国将初步达成冻产协议以来,油价已反弹20%。4月17日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冻产会议,主要产油国希望本次会议能够给油价带来更多利好。
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Sloth Hansen:
尽管几大产油国仅初步达成口头协议,油市依然显示出回暖迹象。不过,鉴于现在基本面依然疲软,油市复苏趋势能否被摧毁,主要取决于OPEC与非OPEC成员国的立场。
自接受国际制裁以来,伊朗原油市场遭受重创。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伊朗为重返市场坚持增产,协议的达成必将面临重重困难。
但也无需太过悲观。OPEC产量增速放缓,美国原油产量也呈下降趋势,最近几周冻产会议似乎没那么重要了。所以,在全球产量增速放缓的局面下,即使所有成员国都拒绝加入冻产协议,此次会议也想让市场看到一丝曙光。
法国巴黎银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策略主管Harry Tchilinguirian:
目前来看,本次会议好像仅就“冻产”进行商议。但是,将产量冻结在高位水平对平衡油市毫无帮助,供应过剩局面不会有任何改变。
市场需要的是通过减产来消化库存。况且到目前为止,像伊朗这样的产油大国并不愿意将产量冻结在当前水平,更不用说减产。
Gunvor Group分析师主管David Fyfe:
冻产协议并非毫无益处,油价已脱离每桶30美元的“地板价”。而且对石油生产国而言,“控制供应量”也不再是禁忌话题。但具体协议的达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多哈会议发起国希望所有主要产油国都参与其中,不过目前为止,伊朗和伊拉克并无加入意向。他认为本次会议或将延期召开,直到伊朗对其石油产量和销量感到满意。会议结果可能将扭转近几周油价上行势头。
ABN Amro高级能源经济学家Hans Van Cleef:
“一些产油国可能不会扼杀冻产或减产希望。如此看来,我预测将有更多国家加入冻产协议,这将利好油市。”他预期全球原油需求将增加150万桶/天,如果多数产油国产量持稳,供应过剩局面终会消失。并非供应过剩完全消失才会提振油价。对冲基金空头头寸减持也给油市带来支撑。他不认为各国会减产。
花旗集团欧洲能源研究部负责人Seth Kleinman:
“有人说这是“囚徒困境”,可我并不这样认为,但目前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产量长期保持高位的国家当然愿意冻产,但伊朗和科威特增长究竟又意图何在。
油价跌破每桶30美元时,限产或冻产能够提振油价,美国页岩油也无法在油市“大展雄风”,但油价涨到每桶40美元时就另当别论了。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大宗商品策略师Christopher Louney预测,2016年OPEC的盈亏平衡油价为98.83美元/桶,成员国主权评级面临下调压力。
此前,伊朗石油部长表示只有产量达到每天400万桶后才会考虑冻产(彭博数据显示,2月伊朗原油产量为每天300万桶),而美国也未表现出加入意愿。两大石油国缺席的冻产会议究竟会达成何种协议?又将对油市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将密切关注此次冻产会议。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