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3月14日)OPEC发布月报显示目前市场原油供应仍在继续增加,投资者担心油价在过去六周内的反弹缺乏基本面支撑,美原油期货收盘大跌3%,布伦特原油期货也跌逾2%。
根据周一(3月14日)最新公布的OPEC月报,今年原油需求将下调至每天3150万桶,同比预测下调每天10万桶。
该月报还显示,伊朗在解除国际制裁之后原油产量迅速增长,创下自1997年以来最大月度增幅。目前该国每天的产油量已超过300万桶。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Bijan Zanganeh) 早前曾表示,伊朗的目标是首先将原油产量提高至每天400万桶的水平,然后再考虑是否参与诸如冻产协商等一些列稳定油市的行动。
此外,据外媒周一(3月14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上周原油库存料将增加330万桶,为连续第五周上升,续刷纪录新高。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上周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88万桶,目前库存量达到5.219亿桶纪录高位。
原油库存持续增加,而原油需求却开始下滑,这无疑加重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而与此同时,伊朗不愿参与冻产协议,主要产油国关于冻结产量在1月水平的会议或推迟至4月举行。
按照牛津新学院能源政策教授赫尔姆(Dieter Helm)的意见,伊朗和伊拉克的原油产能潜力巨大,理论上两国都有能力实现每天产油1000万同桶的水平!他在早前的网络研讨会上指出,伊朗和伊拉克的潜在原油产能完全足以覆盖沙特、美国以及俄罗斯控制产能所造成的市场储备不足,只是两伊想在如此巨大的现金流收入面前分一杯羹,仍免不了要与上述主要产油国进行竞争。
考虑到现时伊朗每天的产油量只有300万桶左右,而伊拉克的产能也只有大约每天470万桶,因此赫尔姆预计中期内仍将有大量原油储备投入市场。
在上述网络研讨会中,赫尔姆也提到了中国经济放缓连带影响其原油需求也在下降。他警示道很多能源供应商都错误地估计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以为这种需求可以无限增长。但事实上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从发展中国家逐渐往发达国家靠拢,因此对原油的需求量会变得相对平稳,经济增幅不会再像以前那么令人眼前一亮了。
虽然此前国际能源署(IEA)曾表示,油价或已触底,但也同时指出,由于印度和中东地区的增长空间受限,进入2016年以来,全球原油需求增速正逐步放缓。如果油价继续上升,需求增速可能被进一步放缓。
结合上述供需两方面的基本因素,原油价格的反弹恐难以持续下去。不过巴莱克与高盛近日都曾表示,油价需要更长时间的维持在低位,从而有利于油市重建平衡,而油价的反弹或最终弄巧成拙,就像2015年春季的短暂反弹一样。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