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央银行10日宣布,下调下调三大利率,同时进一步扩大资产购买计划。欧元兑美元汇率本周巨震近400点,一周涨幅高达1.28%;美指无可避免受到波及,巨震近250个点,一周跌幅达到1.03%。原油继续反攻征程,WTI原油本周涨幅为5.95%,最高打到39.02美元/桶,创2个多月来的新高。
美指创月内最大跌幅
欧洲央行深陷负利率当中“不可自拔”。公告显示,欧洲央行将量化宽松资产购买规模从每月600亿欧元扩大至800亿欧元,并将存款工具利率从负0.30%下调至负0.40%。欧洲央行还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从0.05%下调至0.00%,将银行从欧洲央行隔夜借款的边际借贷利率从0.3%下调至0.25%。欧洲央行称,还将开始购买企业债,并推出新一轮四批低成本贷款计划,让资金透过银行进入实体经济。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欧洲央行再次降息,结果表现与去年12月非常相似,依然是欧元兑美元暴涨。这充分表明,市场对于欧央行宽松预期已经达到了极难满足的程度,也意味着美元顶部、欧元底部难以突破。美元调整短期内或继续缓解人民币贬值预期,但美联储加息不确定性依旧困扰人民币表现。
市场再度将焦点转向了几天之后即将召开的美联储三月议息会议,正在宽松政策上越走越远的欧洲央行会对未来美联储的加息步伐产生何种影响?资深专家分析认为,纵观当前美国经济,就业复苏依然稳固,通胀也出现抬头的迹象,这或许会让美联储在收紧货币政策上更有底气。
西太银行资深货币策略师Richard FranuloVich称,“随着股市走高,波动性下降,特别是股市和商品市场的波动性,商品货币全线反弹,它们兑美元均上涨,表明美元在这种环境下容易下跌。”
油价或已见底
国际能源署(IEA)周五(3月11日)发布月报称,油价或已见底。美国和其他非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量降速加快,同时伊朗原油产量增幅并不如预期显著。
IEA在报告中指出,由于印度和中东地区的增长空间受限,进入2016年以来,全球原油需求增速正逐步放缓。如果油价继续上升,需求增速可能被进一步放缓。
IEA指出,今年非OPEC产油国产量料将下降75万桶/日,从之前预测的60万桶/日大幅下调近25%。今年美国原油产量将下降53万桶/日。
IEA指出:“与此同时,伊朗的产量恢复幅度并不如预期的那样显著,该国2月份产量增幅或为22万桶/日,暗示该国产量恢复进程将会是渐进式的。伊朗曾表示,在经济制裁解除后计划将原油产量提升100万桶/日。”
IEA预期今年美国原油需求将持平,认为“如果油价延续当前涨势”,世界最大原油消耗国的需求增长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耗国,中国今年的需求增速预计为每日33万桶,远低于10年平均水平的每日44万桶。
IEA表示:“我们预计印度和其它亚洲非经合组织成员国以及中东地区仍将贡献出全球大部分的需求增幅,但势头并不稳固。”
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原油进口量升至纪录高位,成品油出口降至九个月最低。数据显示,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中国2016年2月份的原油进口量环比增加19%至3180万吨,相当于每日804万桶左右,创下日均数量的最高纪录。成品油出口连续第二个月下滑,降至299万吨,为九个月低点。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