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3月7日)国际油价持续震荡,且市场预期国际油价因供应过剩担忧加重或将再回30美元大关,同时,分析师也指出,国际油价或已触底,涨势难以继续。
标普道琼斯指数大宗商品和实物资产全球主管Jodie Gunzberg周二(3月8日)指出,油价或最终已经触及底部。
“两大迹象显示,油价已经触底,”Gunzberg指出,“10月以来,能源股表现远远优于能源债券,表明市场上乐观情绪高涨。此外,上个月油价在3天内即历史性的大涨15%。额外收益达20%。”
受累于供应过剩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忧虑,逾一年以来油价持续承压。不过,美国WTI原油上周涨幅达逾6%,且涨势蔓延至其他商品。
周一(3月9日)铁矿石劲涨约20%,为有史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上周,铜价触及4个月高位。“油价上涨时,所有其他大宗商品也会跟着上扬,”Gunzberg指出。
尽管如此,高盛警告投资者勿在此次上涨期间买入大宗商品,因市场当前对通货紧缩、政策分化、去杠杆的观点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过早上涨,涨势恐难以为继。”
高盛在其报告中称,“在当前环境下,油价上涨是不可持续的。”能源市场“需要低油价”,才能让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减少产出,高盛称。该行还补充道,“否则,油价反弹是自欺欺人的,正如去年春天的行情一样。”
据行业消息人士周二称,国际油价指标--布伦特原油期货涨至每桶40美元以上后,这可能会导致中国第二季原油进口放缓。中国2月原油进口量触及纪录最高水准。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SEB)大宗商品首席分析师Bjarne Schieldrop对此表示赞同,认为美国页岩油产量将重新回升,从而令油价涨势受阻。
根据英国北海油田船运装载信息显示,北海原油产量料将于今年4月触及4年来最高,连续第8周超过每日200万桶。
Energy Aspects分析师Virendra Chauhan表示:“民营炼油厂的需求增加,以及炼油利润的上升是导致中国2月份原油进口跳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中国国内原油产量的下降也为进口数据提供有效支撑。”
当前,原油市场情形变化较快,且国际油价持续震荡,行情走势与疲软的基本面相反,供应过剩担忧加重,预计国际油价后市或恐持续下行,建议投资应谨慎操作,采取区间操作的方式来降低市场风险。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