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冻产协议”利好预期,国际油价连续3周来从低点不断走高至目前35美元左右。
但截至目前沙特、委内瑞拉、俄罗斯等产油国并未达成有效的“减产协议”。多数机构及分析师认为,即便3月中旬上述四国如期达成一致将产量“冻结”在1月水平,也不能改变过剩的市场格局。市场真正需要的不是冻产,而是减产协议。
自2014年下半年来,油价已经下跌了七成,其中仅2015年全年,油价的跌幅超就过了35%,布伦特和WTI价格均是连续第二年出现两位数的跌幅。2016年1月22日,布伦特与WTI双双跌破27美元/桶这一自2003年来的12年最低记录。
受低油价拖累,石油生产及出口大国沙特、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的经济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
沙特等石油大国的经济严重依靠石油出口。据沙特去年末公布的数据,2015年沙特总体收入约1620亿美元,其中石油贡献的收入占比为73%。而这一比例,在油价开始下跌的2014年仍为89%,而在此前油价高企时一直高达90%以上。收入降低的同时沙特2015年支出却严重超预算13%,导致最后财政赤字高达千亿美元。巨大的经济压力及跌跌不休的油价让沙特不得不将2016年的支出预算大幅下调13.8%,与此同时不得不生产更多的低价石油来缓解财政压力。
俄罗斯所面临的情况与沙特类似。俄罗斯政府财政收入中约有一半来自油气收入。今年1月16日,俄罗斯政府宣布将削减2016年财政预算10%的幅度,被削减的金额达到7000亿卢布,相当于91亿美元。
而远在拉美的委内瑞拉目前所承受的压力显然比沙特、俄罗斯更大。2月24日,外媒报道称委内瑞拉正计划将该国持有的黄金变现,以便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该国出口收入几乎95%来自石油收入。低油价让委内瑞拉财政收入锐减,为了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开启印钞机,目前通货膨胀率已经高达3位数。
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沙特、俄罗斯等产油国,都在拼命开足马力生产更多的石油,没有哪个出口国愿意率先减产让出市场份额。而居高不下的产量和不断增加的库存则再次给低迷的油价带来下行压力。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价格战一旦开始就很难短期内结束。
2月16日,沙特、委内瑞拉及俄罗斯等国在多哈召开闭门会议。令外界的失望是,会议最终并未能达成任何有效的减产协议,仅交出了一份退而求其次的“冻产协议”,各方同意将产量维持在1月时的水平。而且,这份冻产协议实施的条件是其他产油国,如伊朗、伊拉克也一起加入。但伊朗石油部长却表示,沙特俄罗斯的冻产协议是可笑的。
周二(3月1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俄罗斯石油公司支持将产量冻结在1月所及的接近纪录高点水准的主张,但不赞成任何通过减产来提振国际油价的提议。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欧那密上周二表示,他有信心将有更多产油国支持冻结产油量在目前水平的提议,有关磋商预期在3月进行,但他实际上也排除了主要产油国将很快减产的可能性。
“冻产是一个过程的开始。如果所有主要产油国同意不增加产量,那么,现在原油库存居高不下的情况将可能在适当的时候下降,”欧那密说。
但他强调,市场不应该将该尚不成熟的协议视为减产的序幕,他表示,“减产协议是不会达成的,因为不是许多国家会落实减产。”
“让油价低迷的真正原因还是过剩,在当前最高点冻结不再增加产量的承诺,并不能改变基本的过剩格局。只要油价恢复到40美元以上甚至更高水平,美国页岩油的产量又会上来。”分析师认为,若非产油国有效减产降低库存,国际油价仍将在石油份额战中低位震荡。即便3月四国达成了冻产协议,也只能阶段性的稳定油价,并不能让油价回到大幅上涨的通道。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