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兴起,原油行业发展的前景可能越来越有限。未来很有可能,即便OPEC和非OPEC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原油价格也未必能够回到以前的历史高位。
2014年开始的原油价格暴跌的直接原因便是全球性的供给过剩,每天大约有200万桶的需求缺口便使得油价下跌了超过70%。
然而现在,能源市场正在发生一些革命性的变化。
未来两年内特斯拉与雪佛兰都计划开始销售续航在320公里以上,价格在3万美元左右的电动车。福特、大宗、日产、宝马都纷纷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以研发自己的电动车,丰田决定把未来押注到氢燃料汽车上,甚至苹果和谷歌这类互联网企业也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电动车计划。
虽然在OPEC的展望中,电动车直到2040年也不过只会占到所有汽车销量的1%,埃克森美孚对电动车的前景也不屑一顾。
此前数十年间,人们对原油一直存在一种观点,即其是一种储量有限的资源,很有可能在几十年间耗尽。但如今随着大型油田不断被发现、开采技术的日新月异,加上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观点有所转变——可能在原油耗尽之前,我们便不再需要这种古老的化石能源了。
尽管目前电动车造价依然昂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下降是必然趋势。例如特斯拉(Tesla)正在建造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就有望让电动车生产成本在2017年下降30%。
根据Bernstein Research的数据, 目前,汽车燃烧的汽油大概占全球原油需求的1/4,柴油需求占20%,石油化工占12%。到2025年电动车至少占到汽车总销量的5%甚至高达10%。到2040年,电动车可能占据超过25%的江山。该机构认为2025年前后,“轻型乘用车的汽油需求将会见顶”。
高盛的预期则更为乐观,认为10年内电动汽车将会获得22%的全球市场份额,每年电动汽车销售量会在2500万辆。高盛表示,到那个时候,任何汽车巨头在向内燃引擎投资前都会再三考虑。
高盛认为,在未来五年内,受经济的规模和技术驱动影响,电池的成本将会下降60%,电动车的续航将增加70%。一旦达到临界质量,就不难想象在本世纪30年代时汽车从柴油汽油车向充电车的根本性的转变。
事实上社会形态和经济都领先全球的北欧已经做出了示范——挪威的电动车已经占到了市场的16.3%。这一转变主要是由税收减免,优先使用车道和大量的充电站带来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紧随其后。加州规定,十年内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必须达到22%。而中国则规定新车到2020年时必须满足每100公里5升的排放标准,这个标准甚至比欧洲还严格。
当然,电动汽车并不是完美的。主要是电动汽车虽然在行驶过程中不污染,但目前电力的主要产生方式却依然是重污染。此外,关于一些废弃物,比如报废锂电池的回收问题,也没有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除了电能外,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也对原油发展形成较大的威胁。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对于化石资源的依赖正在变得越来越少,并且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新兴科技进行环境保护,这也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