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围绕OPEC与非OPEC减产传闻而急剧波动。关于OPEC成员国或将与俄罗斯联合减产的传闻,曾推动油价短暂反弹。
沙特与委内瑞拉两大产油国于2月7日就稳定原油市场举行了会谈,尽管两国官员都做了正面评价,但并未出台任何具体措施支撑油价,油价因此回落。但随之而来的沙特、俄罗斯、卡塔尔和委内瑞拉协议冻结产量,带来空头回补。
不过,伊朗拒绝加入,以及美国官方数据显示原油库存增长,打压了石油市场气氛,国际油价有所回落。后市来看,伊朗并未同意限制产量在1月份的水平且将继续增产,在各产油国维持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冻产协议对石油市场影响有限,原油市场后市仍将下跌。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份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增加就业人数15.1万人,失业率降至4.9%,失业率上次低于5%是在2008年2月。就业市场的健康状况可能对美联储今年是否加息起到决定作用。
但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学会数据,包括零售、银行和医疗业在内的美国零售业活动1月份出现近两年来最慢增长速度。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达德利暗示,如果金融形势变得更紧缩,美联储可能推迟下次加息时间。
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显示,大宗商品下挫、金融市场剧动,引发美联储官员们的担心,认为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在增加,经济前景有下行风险。
对于美联储公布的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经济学家大多认为,联储决策者越来越担心全球经济下滑和金融环境恶化影响美国经济。有经济学家认为,在去年12月启动加息后,目前美联储还不愿再次加息。而疲弱的经济环境,将对原油等大宗商品带来冲击。
俄罗斯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1月石油日产量1088万桶,比去年12月原油日产量小幅增长0.46%。
外媒调查数据显示,1月OPEC原油日均产量增加至3260万桶,升至近期历史最高,因伊朗制裁解除后推高原油出口量,而其竞争对手沙特和伊拉克也相应增加了供应,沙特1月原油产量上涨至1025万桶/日,12月份为1015万桶/日。其它12个OPEC成员国1月的产量为3190万桶,是外媒从1997年开始进行此项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伊朗已经开始向欧洲出口原油,准备在近几个月内增加原油供应量50万桶,恢复到被制裁前水平每日400万桶以上。
然而,低迷的油价让一些产油国的石油开采公司不堪重负,纷纷削减石油开采投资。尽管油价上个月跌至12年来低点,但产油商并未大幅度减产,因为关闭油田后如果再次启用,成本将更高,这就是一些石油公司宁愿亏本产油也不愿意关闭油井的原因。
低油价已经导致沙特财政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赤字,外汇储备也再以惊人的速度下降。政府不得不削减支出,并可能已经开始撤回在海外的投资;俄罗斯则因油价的崩溃导致了卢布大幅下挫,2015年俄罗斯经济萎缩3.7%,收缩幅度为自2009年以来最大;欧佩克成员国尼日利亚已经请求世界银行紧急贷款。
在此情况下,沙特、俄罗斯、卡塔尔和委内瑞拉达成协议,不会将原油产量增至高于1月份的水平。协议附带一个重要条件:伊朗和伊拉克必须也停止增产。但伊朗刚刚解除制裁,正急于提升出口量,伊朗表示不会放弃该国在石油市场中的份额,并明确表示将把产量提升至美国和其他国家制裁前的水平。
而伊拉克方面,伊拉克的产量增速是OPEC成员国中最快的。尽管与去年同期比,沙特阿拉伯对美国原油出口量增加,但是不能与伊拉克进入欧洲市场相抗衡;在中国市场,俄罗斯和伊拉克原油也在与沙特阿拉伯争抢市场份额。然而,即便所有产油国都把产量冻结在1月的水平,全球原油依然过剩100-200万桶/日。
投资银行高盛集团认为,沙特、俄罗斯、卡塔尔和委内瑞拉达成产量冻结协议对石油市场影响有限,特别是协议是否能实施尚有很大的变数。将石油产量冻结在1月份水平将使欧佩克和俄罗斯的石油日产量保持在4310万桶,假定伊朗石油日产量增加28.5万桶。因而这一协议不会有任何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球石油市场仍将供应过剩。该协议有赖于其他产油国参与,而伊朗似乎不太可能加入。
高盛认为,石油产量冻结提议只是短期内稳定市场行为,一旦库存停止增长,石油产量可能恢复增长。
美国原油库存在2月初短暂下降后,随着原油进口量增加,原油库存继续创历史新高。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月12日当周,美国原油、汽油库存和馏分油库存全面增长。原油库存位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汽油库存远高于五年同期平均范围上限;馏分油库存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范围上限;备受市场关注的美国库欣地区原油库存维持在历史新高。
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已越来越接近极限,原油市场面临新的问题。国际油价继过去的一年半之内下降70%之后,可能会进一步承压。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去年9月数据显示,库欣地区原油储量占全美原油储量约13%,约可储存原油7301.4万桶。然而,截至2月12日当周,库欣地区原油储量已达到6470万桶,约达当地存储容量的88%,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已达到“临界水平”。
在2月份《短期能源展望》中,美国能源信息署估计2015年全球石油库存每日增长180万桶,为持续两年库存强劲增长。1月份由于持续超供,油价进一步下跌,并跌至2003年年底以来最低月度平均价位。预计2016年全球石油库存平均每日增长100万桶,预计2017年全球石油库存平均每日增长30万桶。
需求方面,气象预测显示,2月中旬美国气候普遍转暖,气温高于往年同期。2015-2016年冬季初期美国气候异常温暖减少了取暖油需求。经过短暂的美国东部地区暴风雪和普遍降温后,气候很快将转暖。此外,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原油进口量大幅下降,显示中国石油消费量正在萎缩。
IEA公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受欧洲、中国和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拖累,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将下滑。IEA将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10万桶/日,至9560万桶/日;同时将2016年OPEC国家原油需求削减10万桶/日至3170万桶/日。IEA预计OPEC原油产量在2016年将进一步增长,但增速将不及2015年,而美元走强会对油价构成压力。
整体来看,由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这三大产油国1月份原油日产量都创历史新高或接近历史新高,即使所有产油国都将原油日产量固定在1月份水平,全球原油日产量仍然过剩300万桶,石油产量冻结协议难以改变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此外,美国原油库存创80年来新高,还面临炼厂检修的问题,整体库存仍有压力。需求端,美国和中国经济数据偏弱,日本再度负增长,欧元区也没有亮点,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将下滑。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日均9558万桶,而当前原油日产量9653万桶。原油持续反弹缺少实质性的利多支撑,预计后市仍将下跌,投资者可关注WTI 03合约背靠32.5-33.5美元/桶区间逢反弹抛空机会,目标前期低点28.7美元/桶,注意风险控制。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