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2月2日)国际原油价格延续隔夜跌势,因中国经济表现疲软加重市场对原油需求不振的担忧,加之沙特与俄罗斯合作减产的希望愈发渺茫,供应过剩的担忧重返市场,油价承压下行。
1月中国制造业活动萎缩速度为2012年以来最快,加剧了市场对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需求的担忧。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周一表示,中国2015年第四季度汽油需求增幅比2014年同期少两个百分点,且中国2015年12月汽油需求较2014年12月更是约下降5.0%,这或给油市复苏带来不祥之兆。
该行称:“鉴于我们认为油市要想解决供应过剩的问题,需求必须赶上供应,而汽油需求又是油市需求一大重要部分,任何表明市场对汽油需求放缓的迹象都将给油市复苏带来不祥之兆。”
另外,尽管中国炼油厂开工率很高,但是该行还是对中国的最终用户到底能消耗掉多少其进口的原油持怀疑态度。
该行还指出,中国石油产品出口飙升,是因为且国内需求疲弱,导致石油产品库存上升;且中国炼油厂开工率高以及中国石油产品出口上升将给其它地区的炼油厂带来压力。
然而就在原油需求面状况大受打击的同时,市场一度寄予希望的减产合作似乎也将无疾而终。
沙特报纸al-Hayat周一(2月1日)援引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消息报导,沙特愿意管理油市,前提是OPEC内外“所有人必须合作”。al-Hayat报援引OPEC消息人士称:“现在讨论举行OPEC紧急会议还有些过早,尤其是伊朗制裁解除后,向油市的供应量还未知,而且至少两个月内都不会完全清楚。”
摩根士丹利认为,虽然油价最初会随着减产消息上涨,但减产协议的效果是适得其反。“短期来看,市场关注的焦点会转向协议的实施,而OPEC在这方面的过往纪录并不好。”
大摩还指出,油价反弹会让产油商重新焕发生机,而这些产油商会从OPEC手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摩根士丹利对俄罗斯会参与减产协议持怀疑态度,因俄罗斯没有坚守过去的承诺。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两位代表表示,OPEC和非OPEC国家尚未就召开会议讨论支撑油价事宜达成一致。而这距离俄罗斯官员有关莫斯科应该与OPEC展开谈判的表态已经近一周的时间。
此外两位代表还表示,OPEC也尚未就是否组织内部会议做出决定。委内瑞拉之前建议OPEC举行内部会议,但许多成员国反应冷淡。
上周OPEC代表曾表示,OPEC与非OPEC国家的会议可能在2月或3月召开,可能是专家级会议,而不是部长级会议。
一位代表称:“目前这完全取决于俄罗斯。”
上周三,俄罗斯石油管道垄断企业Transneft的高管Nikolai Tokarev表示,俄罗斯官员已经决定,应该同沙特阿拉伯和其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讨论减产以提振油价。这一言论帮助推动全球油价大幅上涨。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