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上周五(1月29日)报道,因伊朗在制裁解除后迅速扩大原油产量,沙特和伊拉克紧随增产步伐,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月产油量再度刷新近期历史记录。
1月的原油供应数据与近期合作减产的传闻形成鲜明对比。之前多位来自OPEC成员国的官员和俄罗斯政府曾表示,需要进行合作减产,从而帮助稳定油市。
路透社发布的调查显示,在OPEC成员国中,伊朗给市场带来的供应增幅最大。
据消息人士透露,伊朗不愿限制供应,因其试图重获市场份额,认为取消制裁后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抵消油价下挫的影响。
调查数据还显示,1月OPEC原油日均产量增加至3260万桶,12月修正后日均产量为3231万桶。本项调查是根据船运数据,以及来自原油公司、OPEC和咨询机构消息人士的信息汇总得出的。
12月的总产量被上修,因印尼在12月4日重新成为OPEC成员。其它12个OPEC成员国1月的产量为3190万桶,是外媒从1997年开始进行此项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OPEC自2014年11月开始实施高产策略,寄望油价下挫能令开发成本较高的竞争对手产量下滑,从而捍卫自身的市场份额。从那以后,包括印尼在内的13个OPEC成员国日均产量增加了165万桶。
此外,OPEC主要原油出口国沙特也增加了产量,因出口量增加抵消了国内电厂使用量减少的影响。而2015年原油供应量增加最快的国家是伊拉克,该国1月产量也出现上升,因南部油田出口增加。
据消息人士透露,尼日利亚1月原油产量也获得增加,因计划中的出口增加,但装货数据表明,增产将不会持续,可能会在下个月下降。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Barbara Lambrecht称:“实现真正的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我们相信油价长期会上涨,但我们仍需警惕期油价下跌,伊朗和伊拉克很快将打开新的供应来源,将向市场带来额外的供应。”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