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月1日)欧市早盘,国际油价震荡下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25%,报35.18美元/桶;美国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29%,报32.83美元/桶。此前中国和韩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意外疲软,而主要石油生产国协同减产的希望愈发渺茫也拖累市场。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1月官方制造业PMI报49.4,创2012年8月以来最低,且为连续第六个月低于50荣枯线,预期49.6,前值49.7。在原油市场已经受到供应过剩困扰之际,该数据加剧了对这个能源消费大国需求状况的担忧。
韩国公布的数据也非常低迷,1月出口下降幅度为2009年中以来最大。
此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等主要石油出口国联手减产的前景似乎难以实现,因为这些产油国存在分歧,这令油价进一步承压。
上个月制裁解除后重返国际油市的伊朗,也不愿意加入任何减产行动。
伊朗官员表示,伊朗不会直接参与欧佩克的减产行动,伊朗的出口量在目前水平之上增加150万桶/日后才会考虑减产;同时,伊朗不会支持召开欧佩克紧急会议。
受伊朗回归油市的影响,OPEC产油量已经跳涨至每日3260万桶,是数年来的高位,这加剧了全球市场供应过剩逾100万桶/日的局面。
高盛指出,不会有联手减产的行动发生,除非全球成长自当前水平进一步大幅减弱,而这种情景并不符合经济学家的预估。
本周将公布美国1月份非农就业数据,投资者可以予以重点关注;此外,近期地缘政治存在升温的可能,投资者需要予以留意。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