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周一(2月1日)亚洲时段盘初大跌2%,美原油期货下跌2%,盘中最低触及32.9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一下跌1.8%,盘中最低触及35.26美元/桶。
因稍早公布的中国、日本及韩国这些亚洲国家的经济数据不佳,且主要产油国联合减产的希望目前看上去十分渺茫。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1月官方制造业PMI报49.4,创2012年8月以来最低,且为连续第六个月低于50荣枯线,预期49.6,前值49.7。
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1月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18.5%,至367亿美元,创2009年8月来最大跌幅。出口导向的北亚经济疲软是亚洲大型经济体加速放缓的最新指征。
另外,1月经季调Markit/日经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降至52.3,略低于初值52.4,以及12月的终值52.6。
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Arkady Dvorkovich)上周五表示,该国不会干预平衡市场。他的讲话令投资人对俄罗斯能源部长昨日有关可能达成协议的表态愈发怀疑。
上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曾再度呼吁非OPEC产油国同其成员国一道减产,引发俄罗斯就同OPEC达成协议频频发声。15年来,俄罗斯一直拒绝这么做。该消息一度引发油价暴涨。
然而,随后伊朗石油官员、称,如果OPEC在短期内减产,伊朗将不会参与后,同时伊朗希望提升原油日出口量150万桶。
据外媒上周五公布调查结果显示,1月OPEC石油日产量增加至3260万桶,12月修正后日产量为3231万桶。
澳洲国民银行能源分析师Vyanne Lai说:“中国方面的任何负面消息对原油价格的影响都是短期的,原油减产没有任何具体行动。”但她指出,中国原油需求今年可能仍将增长大约7%,当地炼厂及政府战略储备需求强劲。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