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石油储备方式 >
大规模战略石油储备以原油为主,按照储备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地面储存、地下储存和海上储存三种。
一、地面储存
一般将原油储存在地面钢罐中。通常位于交通便捷、距炼化厂较近的位置。
战略石油储油罐通常采用10万立方米的大罐。什么概念?一个罐就占地5000多平方米,差不多一个足球场的面积;高20多米,相当于7层楼。建设一座钢罐需要消耗2000吨钢材。一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往往有几十个这样的大储罐。
原油长期与空气接触会蒸发损耗,因此大储罐采用了“浮顶”这一特殊结构,即一个“贴浮”在油面,随着油量的变化而升降,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油面上方的气体空间。需要定期轮罐,清理罐底杂质。情报机构甚至可以根据卫星图像中浮盘的高低来推测战略原油储备量。
地面储油罐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输油便捷;但其存在占地面积大、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等缺点,安全性较差。
二、地下存储
1.地下油罐
△地下储罐为了增加罐体的承压强度,需要建设钢筋混凝土防护墙,虽降低了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建设工期和成本都大大提升。
2.地下水封石洞油库
在具有稳定地下水的岩石区域挖掘洞穴,在洞穴内储存原油。石洞四周被水包围,形成“保护膜”,防止原油渗漏。地下水封石洞的体积更大,储油量更多。
< 地下水封油库的建设过程 >
通过竖井和施工巷道开挖洞穴。
洞壁之外水压大于洞内的油压,将油牢牢的封存在洞体内。
符合石洞建造条件的区域不多,所以同一位置附近往往会建造多个石洞,为了避免混油和漏油,还会在相邻石洞间建造人工水幕。水幕系统为了避免因干旱而发生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洞库顶部缺水,还会在洞库顶部挖掘人工注水通道。。
最后,建造好的油库终于可以储油了。
这种油库储量大、封闭性好,安全性高。但对地理、地质和水文条件要求严苛,所以并非所有国家都拥有。
这种油库在欧洲使用较多,日本、韩国、中东等地也有分布。韩国已建成4座地下洞库,总库容1830万方;日本的3座地下洞库,总库容500万方;中国已经在山东黄岛、浙江象山、锦州、大亚湾、廉江等地建设了地下水封洞库,累计库容量达到1500万方。
3.地下盐穴储油库
地下盐穴是一种脑洞大开的原油贮存方法,也是我们本期的重点内容。原油与盐岩不反应、不溶解,且有足够的承压能力。利用循环淡水,就能溶解盐岩形成较大的地下空间,工程量远远小于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是一种理想的储油方式。美国90%的原油都储备在盐穴中。
盐穴的建造过程分为三步:钻井→水溶造腔→注油。
(1)钻井钻井打通地面与盐岩层的通道,下入双层套管。
(2)水溶造腔从井口注入淡水溶解盐岩。为防止上层盐岩溶解过多,还会向井筒内注入柴油。柴油会浮在水面上,阻止上层盐岩与水的接触。
溶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不断调整套管的位置、切换注水和排水套管来控制腔体的形状。
盐穴造腔周期较长,最短几个月,长的超过30个月。一个腔体可以储存10-100万方原油。
(3)注入原油盐穴造好后,注入的原油较轻,漂浮在盐水之上,下部的盐水逐渐被排出。
当需要动用储备原油的时候,注入盐水,较轻的原油被排出。
地下盐穴储油是最理想的储油方式,目前美国利用该方式储存了7亿桶原油。
三、海上储存
目前很多国家抄底低油价,购买了大量原油,陆地储存能力有限,很多巨型油轮停泊在海上,成了临时储油罐。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