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周二(1月26日)发布报告表示,中国经济放缓并不是拖累全球经济的主要因素,中国原油进口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也不是油价下跌的主要推动因素。
在2015年3.1%的全球增长中,中国贡献了1.3个百分点,因此不少人担心今年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可能造成全球性衰退。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Michael Hanson写道:“主要的传导渠道是贸易、金融流动和信心层面,而最后一个可能最为重要。”
但中国对全球贸易的影响顶多只能造成区域性影响。根据IMF的数据,2014年中国占韩国出口的25%、占日本出口的18%、占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出口的10-15%。
大宗商品方面,中国占澳大利亚出口的34%、占智利出口的24%、占巴西出口的18%、占南非出口的10%。这些出口数据也许可以解释为何今年亚洲市场和大宗商品出口国市场都跟随中国大幅下跌。
美银美林指出,发达国家的情况却大为不同,中国只占美国出口的不到8%,占欧盟出口的3%多一点。
此外,美银美林也不认为中国是油价大跌的原因。美银美林报告指出:“尽管进口额锐减,但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并未出现大幅下降。”
美银美林继续写道:“中国经济持续的周期性疲软的确对原油消费构成利空,然而任何为应对经济放缓所采取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都可能继续推高汽油相对于其他燃料的需求。比如说,去年中国政府降低了小汽车购置税,11月份乘用车销售量同比强劲增长24%,为2009年以来最高月度数据。”
美林银行认为,中国政府推出的刺激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油消费,因此不需要为油价下跌负主要责任,推动油价下跌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供应过剩。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