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首页> 学院> 石油技术

从大庆油田采油技术发展历程看如何开展持续创新

文 / 秦玄 来源:中油网 2016-01-22 17:26

至今,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已开发建设56年,创出原油连续27年年产5000万吨、连续12年年产4000万吨以上的高产稳产奇迹,在世界油田开发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持续创新是支撑大庆油田长盛不衰的恒久动力。从支撑发现大油田独创的陆相生油理论,到突破低贫油层开采禁区的表外储层技术,到支撑油田“延年益寿”的三元复合驱自主创新,大庆油田开发至今累计取得科技成果超万项,在国际同类油田勘探开发领域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占据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体系。

截至2015年8月,大庆油田全面推广应用三次采油技术取得显著成效。

未雨绸缪,“聚驱”起步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一室副主任孙刚介绍,早在1965年,大庆油田就成立采收率实验室,党和国家给予了大庆油田巨大关心和支持。

三次采油在世界范围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类似大庆地质条件的搞“三采”没有先例,国外专家预测大庆油田不可能完成三次采油,说“三元”不要搞了,表活剂不适合大庆低酸值油田,而且表活剂国产化实现不了。

事实呢?20世纪70年代,大庆人“聚驱”起步,1995年开始推广,经历了室内实验、先导试验、工业化试验、工业化推广四个阶段。孙刚说:“边研究、边实践、再研究、再实践,大庆油田形成了“聚驱”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工程和测试工艺配套技术,“聚驱”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15个百分点。如今,大庆“聚驱”产油已连续13年超千万吨以上。”

追求无限,聚焦“三元”

面对“聚驱”的成功,大庆石油人并没有停止创新脚步。20世纪80年代,大庆油田开始走三元复合驱技术攻关之路。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大庆油田几代科研人员历经室内评价、先导性矿场试验和工业性矿场试验的漫长过程,创新三元复合驱技术理论,研制并国产化重烷基苯磺酸盐表活剂,解决三元复合驱核心难题。

科技工作者再次打破大庆低酸值原油不适合三元驱理论,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表活剂,不再受制于国外,性能质量不比国外差,且成本节约一半。这保证了油田开发的接替技术,技术效果可行,经济效益可观。

理论的成熟、技术的应用、配套技术的全面,保证了大庆油田创新的延续,实现了不同开采阶段都有了接替技术,都有了不同对策,水驱+三元复合驱总采收率提高到60%-65%,今年已经全面进入工业化推广,目标年产油300万吨。

大庆三次采油生产规模、管理水平、效益指标世界领先,成为支撑技术之一。如今,大庆油田再次打破国外“三采”不适合海外高温高矿化度油层论断,“打包”走出大庆、走出国门,已在印度尼西亚里茂区块进行三元复合驱试验。

三代逐梦 持续领先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伍晓林说:“大庆产的每吨油都有科技含量,大庆人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大庆人持续创新薪火相传,甘于奉献,艰苦奋斗,释放出爱国报国的正能量。

有“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等第一代领路人追梦,有廖广志、杨振宇、王凤兰、伍晓林等第二代科技总师去实现三采梦,还有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孙刚为代表的第三代大庆油田青年基层科技团队,随着大庆油田创新课题制、设立技术专家、学术带头人等举措,在宽松宽厚严肃严谨的氛围中,始终保持技术发展领先。

“大庆油田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长期以来,大庆油田坚持把科技进步放在主导地位,坚持‘科技超前15年储备、超前10年攻关、超前5年配套’,使科技创新始终走在生产的前面。目前,大庆油田主力区块采收率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至15个百分点。”孙刚说,“大庆还有1/3多的原油在地下,我们正在发展新的技术——微生物驱、泡沫驱和二氧化碳驱三大技术,加快攻关,有望再提高采收率3至5个百分点。”

+1 40
文字关键词:
名称 价格(元) 涨跌幅
美国原油期货 63.97 -1.9015%
布伦特原油12 66.29 -1.4422%
93.4574 +0.3246%
现货黄金 1777.1 -0.5996%
现货白银 23.21 -1.2761%
黄金T+D 372 -0.5055%
白银T+D 4971 -1.7977%
安全联盟行业验证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