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球股市,再没有比2016年更糟糕的开年了。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黑色星期五”再度来袭,除了A股跌入技术性熊市之外,欧洲股市也紧跟A股步伐,从历史高点到步入熊市只花了9个月时间。按照技术理论下跌20%即步入熊市的定义,欧股正式进入技术性熊市。
标普500在年初至今的短短十个交易日中跌幅高达8%以上,较去年晚些时候的2080点跌去了10%左右,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0.4%。
“开门黑”迅速在全球蔓延,德国DAX指数下跌11.2%,日经225指数下跌9.9%,上证综指下跌18%,巴西、印度、韩国等新兴市场股市也出现大跌。
从去年6月的高峰算起,全球股市已经损失了14万亿美元的市值(跌幅接近20%),抹去了2011年低点以来涨幅的一半。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和资产价格泡沫的严重性是导致本轮下跌的根本原因,全球股市新一轮下跌已经引起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下跌、新兴市场汇率加速贬值等危机局面,背后最大的主因仍是全球经济十分脆弱。”
具体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都存在缺少创新浪潮和经济新增长点、资产价格泡沫严重、实体经济复苏进程脆弱的问题。
有分析指出,美国2008年11月以来实施了三轮QE,并长期保持零利率,美国经济此轮复苏主要是靠大规模货币宽松、刺激股市和房市泡沫、页岩油气革命收窄能源进口贸易逆差、制造业成本降低等,跟上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及其黄金增长周期不可同日而语。
欧洲和日本同样在2014年以来通过大规模QE、负利率、汇率大幅贬值等货币刺激,经济筑底改善,采取的手段仍然是将调整成本分散全球承担。
欧洲央行公布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欧洲央行针对下调存款利率的幅度产生了分歧,在上次会议上欧洲央行最终决定下调利率10个基点。预计在年内接下来的时间,欧洲央行仍将进一步宽松。
美联储并没有彻底“抛弃”投资者。虽然加了息,但利率依然远低于长期平均水平,其资产负债表上的数万亿美元债券也还在。美联储官员也表示,会考虑环境变化再决定是否做出相应的调整。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