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对油价的影响看上去“失效”,伊朗随即宣布解除制裁后新的原油投资方向,这一次带来的原油新秩序或将改变原油市场现在的窘况。
按常理来看,伊朗和沙特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成员,其外交冲突通常意味着油价可能大幅上涨,但这一次的情况有些反常。
周日(1月3日),当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后,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仅仅显现出短暂涨势,很快便转为平淡。本周二(1月5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超过3.6%,跌至两周低点;WTI原油期货则下跌2.1%,至35.97美元/桶;ICE布伦特基准原油期货跌2.1%,至36.42美元/桶,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对油价的影响看上去“失效”了。
彭博社的报道表示,此次外交争端是沙特和伊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冲突。此间,两国为争夺地区影响力已经在叙利亚、也门等地爆发代理人战争,CNBC将此次外交冲突描述为“中东版冷战”。
不过,对于石油市场而言,全球供应过剩和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超过了世界主要产油区内两个国家发生冲突的影响,投资者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创纪录库存和不断攀升的石油供应上。
同时,随着科威特、阿联酋等国选择支持沙特政府,欧佩克的内部分歧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严重。早前正是这样的分歧阻止了欧佩克在油价跌至11年低位之际削减产量。这一策略主要目的是打压包括美国页岩油在内的竞争对手,从而提升市场份额。但国际能源署上个月表示,这一政策已经导致石油库存水平创下纪录新高,库存高企为任何意料之外的油价突然上涨提供了缓冲。
CNBC的评论说,与直觉相反,此番中东地区冲突升级定将加剧石油市场负面前景。诸多因素已经在令油价承压,如:中国经济减速、欧洲经济不景气、沙特削减公共补贴、伊朗将恢复石油出口以及美国近期解除石油出口限制等。随着伊核协议达成、各方推动伊朗恢复石油出口,伊朗有望在接下来几个月为全球市场新增100万桶的原油日供应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在一份报告中称:“预期中的伊朗原油供应增加将给全球油价带来下行压力,油价可能下跌5-15美元。”
沙特一直将伊朗视为自身关键利益的重大威胁,如果制裁解除后伊朗大幅增产,沙特甚至可能增产来维护自身的原油市场份额,就像该国针对美国页岩油公司采取的策略那样。出于担心未来数月伊朗增产的影响,沙特可能已将原油日供应量提高了150万桶,并在油价已然极低的情况下签订了长期出口合约。
伊朗原油官员称,该国将在解除制裁后通过入股海外现有和新建炼油厂上恢复原油出口,而非单纯通过增产模式。这是否表明伊朗制裁解除后,或许能为原油市场带来新秩序,而非一味的增产导致供过于求,以致油价无止境的下跌。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