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自纳入SDR以来一直处于高位,本月美联储加息几乎板上钉钉,中国央行不得不抓紧时间对人民币进行“压力测试”。
美联储将于12月16日公布货币政策决定,包括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在内的多位决策者近来纷纷公开表态,倾向于尽早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联邦基金利率远期合约价格显示,交易员认为美联储此次会议上加息的概率高达76%。
据外媒报道称,外资行经济学家们认为,在本月美联储(FED)极有可能加息的背景之下,中国央行(PBOC)正在抓紧“宝贵的时机”对人民币实施“压力测试”。
周一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的汇差一度达到635点,显示离岸对在岸的折价水平突破1%,处于9月10日以来最高位。
市场接下来究竟将如何消化美联储近10年来的首次加息令人难以捉摸,而中国央行会怎样应对可能引发的美元升值同样让人拭目以待。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驻新加坡的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在近日的报告中写道:“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差近日的走势来看,中国央行可能希望在12月中旬美联储会议之前进行某种形式的压力测试。因为美联储加息临近,如果在此之前不进行,那么未来的政策抉择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周浩表示,美元相对较弱时有利于中国央行测试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反应。美元强势时若允许人民币贬值,可能导致市场唱空人民币而出现汇率大幅波动。
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驻纽约的新兴市场策略师Sacha Tihanyi表示,“压力测试”一说不无道理。但他同时认为,央行可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冒过大的风险。
自“8·11汇改”以来,在岸人民币交易量在8月和9月出现飙升,同期在岸人民币/美元的表现相对稳定。此后交易量开始呈现出明显下降,在岸人民币/美元也呈现下跌态势。
Tihanyi声称,中国央行当前应该是倾向于储存“弹药”,在绝对必要的时候再行动。
中国最新外汇储备数据也显示强美元周期下,人民币汇价承压。
中国央行周一公布,1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44万亿美元,单月下降872亿美元,创8月以来最大降幅,且为2011年以来第二大降幅。消息公布后,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双双下跌。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