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超过一个世纪的价格周期能够提供一丝线索,那么对于遭受围攻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而言,目前的低迷恐怕没那么快结束。
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David Jacks表示,
从价格的绝对顶部开始,目前已经完成了下行过程的约75%-80%。底部不会很快完成,在底部将会盘整数年的时间。作为全球粮食、能源和金属消费大国的中国经济创出20年以来的最慢增速,加剧了大宗商品的大跌。
Jacks根据对30种商品的历史价格变化研究发现,从20世纪之初以来,价格的下行走势一般要比上行走势长约50%。可能要等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价格才会出现持续的反弹。
2015年以来,衡量22种大宗商品回报率的彭博商品指数下跌了约15%,8月触及16年低点。该指标即将录得连续第五年的下跌,为199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长跌势。包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基金、研究机构和银行也预测,投资者还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看到大宗商品熊市结束。
Jacks公布了一份2013年3月的研究报告,内容有关1850年以来大宗商品的大起与大落。他称,目前没有和中国有类似影响力的新的原材料需求来源。
据Barrick Gold Corp.的顾问Jim Gowans,在中国需求膨胀时期准备不足的生产商,现在对于中国经济的放缓也无法确定。Gowans在采矿业有着约40年的从业经验,10月1日,以几十年观察铜、镍和金市为基础,他在墨尔本对记者表示:
以前,你能够预测一个周期大约为4-5年。而现在,波动性会大得多了。
高盛预计,至少在2019年以前,铜都将延续供大于求的状态,并表示原油价格或在接下来的15年中维持低位。麦格理集团认为,收入减少要延续更长一段时间,才会令生产商降低供应量,从而令金属和矿产市场恢复平衡,并触发价格的反。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