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制定油价这件事上从来都是步伐一致的。但现在,当要决定销往亚洲的石油价格时,各成员国似乎不再循序价格一致的“传统”了。科威特、伊朗与卡塔尔等国都在以比沙特阿拉伯低的价格向其亚洲客户销售石油。
欧佩克供应的石油占全球石油供应的40%。在过去的一年里,成员国们采取价格一致的策略以低价原油抢占市场,但这种表面的团结在制定月度销售价格时正逐渐破灭。亚洲预计会成为今年石油需求增长最大的地区。为了争夺这里的市场,欧佩克历史悠久的价格一致传统正在被打破。能源咨询公司能源方面(Energy Aspects Ltd.)的分析师维伦德拉·乔汉(Virendra Chauhan)表示:
“这是欧佩克内部一场火力全开的市场份额争夺战,哪怕现时成员国们正想办法应对非欧佩克国家如俄罗斯、巴西与美国的增产。”
这场战争的地点就是亚太地区。国际能源机构(IEA)最新的月度报告显示,亚太地区2015年的石油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34%。单单中国就占明年需求增长的1/4。趁油价大跌,中国进口了创纪录数量的石油。
10月科威特销往亚洲的混合原油官方价格比沙特的阿拉伯中质原油低了65美分,创造了最大价差记录。11月的价格也比沙特低了60美分。另外,伊拉克巴士拉重油比沙特的阿拉伯重油价格每桶低了3.7美元,这是自4月伊拉克开始推销其原油以来最大的价差;卡塔尔陆地原油比阿联酋穆班原油低了1.2美元 /桶,也是自2013年6月官方销售价格制定以来最大价差,而在今年5月时,价差仅为40美分。
在争相与长期石油客户巩固关系的同时,欧佩克内部各成员国正互相竞争着市场,同时他们还需和非欧佩克国家为利益而展开竞争。环球通视(IHS Inc.)的上游策略师鲍勃·弗利克兰德(Bob Fryklund)表示: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发现(各成员国间)存在着价差。他们都在努力与客户打好关系。”
欧佩克为了应对高成本美国页岩油巨大的开采量,坚持不减产,故8月时油价跌至六年来最低水平。欧佩克表示,由于伊拉克大幅增产,整个组织9月时的产油量达到三年以来新高。欧佩克的策略无疑是有成效的。油价下跌致使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不得不关闭了超过一半的钻油平台,产量因此下降了50万桶/天。
对于欧佩克成员国来说,依靠石油收入来平衡国家财政收支代价高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极度依赖石油收入的沙特今年将面对占GDP20%的预算赤字。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今年下跌了13%至约50美元/桶,而欧佩克自己的一揽子油价也下跌了12%。虽然欧佩克预计明年石油需求会增加,但产量也会因伊朗重回国际市场而增加。IEA预计,作为欧佩克第五大产油国,伊朗在国际制裁解除后产量将可以在六个月内提高到360万桶/天。伊朗9月时的产油量约为 280万桶/天。伊朗未来新增产量将侵占沙特、伊拉克与俄罗斯的市场份额。能源咨询公司KBC先进技术(KBC Advanced Technologies)的分析师伊赫桑·乌尔哈克(Ehsan Ul-Haq)认为:
“当伊朗(石油)出口增加后,欧佩克内部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如果伊朗出口量持续增加,其将调整官方价格以变得更具吸引力。”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