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周二(9月29日)在报告中将金属价格预期下调了12%,并表示在中国旺盛需求支撑下的超级繁荣周期过去后,投资者应当远离动力煤和氧化铝。
不过在摩根士丹利眼中,镍、铜、锌等基础金属的前景依然好于大宗商品,其对后者价格预期的下调幅度高达25%。
伴随市场的普遍供应过剩,以及中国这个世界头号能源、金属、粮食消费国经济增速的减缓,原材料投资回报上个月下降到了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另外,美联储主席耶伦(Jannet Yellen)已经暗示,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不会延缓联储年内加息的脚步,而一旦联储决定加息,大宗商品的投资吸引力便会受到抑制,毕竟大宗商品不能带来利息收入以及诸如债券等资产的固定回报。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Tom Price、Joel Crane和Susan Bates称,“自6月份的上一次价格评估以来,一系列宏观经济事件极大打压了大宗商品价格。四季度的任何价格反弹都会受到至少又一个外部因素的抑制,那就是美国启动加息周期,眼下人们普遍预期此事会在12月发生。”
按照摩根士丹利的乐观情境预期,伴随经济增长的复苏,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有可能启动基础设施重建计划。而按照悲观情境预期,人民币会进一步贬值,而通胀上升则将导致美国进一步加息、美元进一步走高,在这种情况下,大宗商品需求将会减缓。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