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师8月28日指出,油价走低将有利于刺激原油需求回升,但各国政府日益严格的能效规定恐令原油需求复苏受限。
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由于能源价格走高和原油供应的不稳定性,各主要能源消耗国政府纷纷出台能效规定,以提高原油的使用效率。
而在2000年后,能效规定依然被大力执行,除了能源价格的上涨外,还有出于针对气候变迁的环保需求,令能效规定执行的更加彻底。因此,即使油价保持低位,只要气候变迁问题依然存在,各国政府没有可能会降低能效规定。
在2005年至2014年期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达成员国的原油需求大部分时间内都在下降。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OECD成员国的原油日均消耗量已下降了500万桶,或10%,其中光是美国的原油日均消耗量就下降了175万桶,或9%,出现需求下降的原油加工产品包含多个种类,例如汽油、柴油和航空用油等。但同期内,发展中国家的原油日均消耗量却增加了1200万桶,光中国就增加了400万桶,因此全球原油需求依然保持增长。
不过在2013年至2014期间,非OECD组织成员国的原油需求增长开始放缓,随着美国页岩油产量的激增,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问题日益加剧令油价持续下跌。
原油市场的重新均衡必须得到产量增长放缓的支持,这需要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美国页岩油产商以及其他地区产油商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不过油市供求关系的改善也需要原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增长,但市场需要谨慎评估受大气保护需求推动的日益严格的能效规定对原油需求回升的影响。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