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6月23日)纽约商业交易所8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63美分或1%,收于每桶61.01美元,创两周以来最高收盘价。
分析师认为,油价上涨的原因是技术性价格触发机制、美国原油供应将下降的预期、以及在美俄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国准备帮助欧洲抵御安全威胁的计划等。伦敦洲际交易所交割的8月布伦特北海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11美元或1.8%,收于每桶64.45美元。
Price Futures Group集团资深市场分析师Phil Flynn认为,有关美国将提供武器、飞机以及武装力量来帮助欧洲抵御来自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威胁的新闻,为油价提供了支撑。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产油国之一。但另有分析师认为,价格的上涨只是一种技术性的反弹趋势,原油期货上涨既然处于长期阻力时期,现在只是有投机性多头堆积而成。同时认为原油价格上涨必须考虑美元因素。因为原油依旧是用美元来定价的。美元汇率的波动依然对原油市场价格有较强影响。
同时最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中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至49.6。比49.2的预期略有改善也对油价的上涨有促进作用。 23日发布的汇丰中国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9.6,较5月终值49.2小幅回升,不仅创下近三个月新高,也高于市场此前普遍预期的49.4。多方分析认为,汇丰PMI连续两个月回升显示经济已经出现趋稳迹象,但是该数据仍处于小于50的收缩区间,说明短期经济仍处于缓慢而反复的探底过程之中,企稳力度还比较弱。
从分项指数看,汇丰PMI产出指数结束了年初以来的下行趋势,环比回升0.7个百分点至50;新订单指数显著回升,从5月的49.1%大幅上行至50.3%,四个月以来首次升入荣枯线以上的扩张区间;但就业分项指数降至逾六年低点。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6月汇丰PMI初值显示,内外需均有好转,价格指数略有稳固,企业亦开始有补库存行为。然而就业指数继续恶化,反映经济仍承受下行压力。屈宏斌衍 ?示,本次读数反映经济环比降幅有所收窄,但仍位于荣枯线下方,预期未来宽松政策加码以巩固经济复苏势头。
此外,周二(6月23日)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5月超越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进一步显示中国推进原油进口来源多样化。数据显示,2015年5月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原油环比飙升约33%,同比飙升约20%,至逾390万吨;而自沙特进口的原油则下降18%,约为310万吨。超过沙特的不仅有俄罗斯,安哥拉5月向中国出口326万吨原油,环比增长14%,荣升为中国的第二大原油供应国。而沙特13个月来首次失去第一的宝座。
野村区域油气研究主管Gordon Kwan表示,俄罗斯最近开始接受人民币结算石油,预计其对华原油出口将持续创新高。如果沙特希望重回第一,就必须接受人民币,而不仅仅是美元结算。不过,今年迄今沙特仍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约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额的16%。数据还显示,中国5月原油进口总量2320万吨,同比下降11%;1至5月份原油进口量1.339亿吨,同比增长4.0%。
其他能源价格,7月交割汽油价格上涨2.7美分涨幅1.4%,每加仑收2.057美元;取暖油上涨3.4美分,涨幅1.8%,美加仑收于1.904美元;7月交割天然气价格上涨2.9美分,涨幅1.1%,收2.762美元。
Copyright © 2003-2025沪ICP备2024045114号-131 网站邮箱:huvva@hotmail.com